为什么“老人长寿克子孙”,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答案

2025年03月19日12:10:35 育儿 7697

我们常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可是,我们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对家里的老人,难以当宝一样对待。

当我们也六十多岁了,还要照顾八九十岁的老父母,其中的酸甜苦辣,自己都难受。

到了后来,我们慢慢相信了一句古训:老人长寿克子孙。

为什么古人这样说呢?到了今天,这句话还有道理吗?

带着问题去观察,答案很快可以找到。

为什么“老人长寿克子孙”,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答案 - 天天要闻

01

病痛,克心情。

很多老人,健康的时候,乐呵呵的,还豪言壮语:“小病自我诊断,大病自我了断。”

真的得病了,这话锋一转,就开始唉声叹气,开始拒绝自我了断了。人,总有一份私心,希望自己活久一点,看看这个世界。

一些痴呆的老人,自己都不知道病痛如何,生活好不好,一切都是他人做主,曾经的想法,完全就无法践行。

老人长期带病生活,这难免会心情烦躁,对子女的各种不满意,就来了。

一些老人,整日愁眉苦脸,这儿女看到,也是不悦,因此两代人,都心情糟糕,稍有不慎,就摩擦起来了,争吵也来了。

年轻人抱怨老人难伺候,老人抱怨子女照顾不好,这也难怪子女,恨不得父母早走。

一个人,一个家庭,真正的崩溃,是从心情崩溃开始的。

02

穷困,克孝道。

看看周围 老人群体,你会发现,越是有钱的老人,越有子女围着转。过年过节,家里是热热闹闹的。

退休的老人,可以自由自在地跳舞,打牌,旅游,日子很潇洒。

一些有房子的老人,万一儿女不管,也可以用房子养老,大不了把房子卖了,住养老院去,请个保姆。

这一穷二白的老人,到了自己啥都干不得的时候,就难以看到笑容了。儿女各种嫌弃。

万一老人生病,要儿女凑医药费,这儿女争吵起来,也不奇怪。老人听到儿女争吵,难受到极致,却无能为力。

孝顺父母,到底不是一句话,是一份金钱。

儿女的生活不富有,老人自己没有养老金,这几个穷人凑一起,矛盾比感情多。有孝心,也是无法进行的,只能够被动地留下遗憾。

很多家庭里,儿女为了生存,不得不远行,奔波在路上,父母就被晾在一边。父母无形之中,就是最大的累赘。

为什么“老人长寿克子孙”,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答案 - 天天要闻

03

妯娌,克血脉。

农村有句谚语:“兄弟一块肉,妯娌是刀俎。”

清代的周希陶也说过:“妻财之念重,兄弟之情疏。”

很多家庭,本来是父慈子孝。但是子女结婚之后,情况就改变了。

儿媳,女婿,相对来说是外人,和老人没有血脉关系。并且他们会想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旦私心冒出来了,这尽孝就不心甘情愿了。

儿女被爱人的思维,裹挟着走,感情就慢慢被分裂。

到底是夫妻关系重要,还是兄弟姐妹重要,人们往往会选择前者。毕竟,夫妻相伴到老,互相扶持,还有共同的孩子,兄弟姐妹是一起成长的人,后半生会慢慢疏远。

兄弟姐妹的关系不好了,处处针锋相对,都要从大家庭获取更多利益,就自然都不想管老父母了。

就是有人要管老父母,看看爱人的眼神,就放弃了。

人人心中一杆秤,父母很老了,干不了啥,带来不了利益,自然就被看冷眼。

04

迷信,克科学。

在很多地方,存在这样的说法:父母年纪很大,还健健康康的,就是占有了儿女的寿命。

要是一个家庭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指不定就被大家说三道四。父母把儿女的寿命拿过来,自己享用。

哪怕是儿女病故,也会被当成父母占有寿命。迷信,比科学更让人“深信不疑”。

我的外婆,活了九十多岁。外婆在的时候,有三个舅舅过世了。

村里人就指指点点,让外婆不敢出门了。外婆在晚年,说话都小心翼翼的,虽然活着,也如死了一般。

活着的舅舅,也有一种顾虑,对老人太好,是不是自己也会失去寿命。这就导致孝道,都不敢践行了。

在现代,科学发达了,但是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客观存在,一些迷信的风俗,还长期保留。口口相传的东西,深入到了我们的骨子里。

人言可畏啊,老人克子孙,又能够如何解释呢?只能自己持续性沉默。

为什么“老人长寿克子孙”,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答案 - 天天要闻

05

偏心,克关系。

任何一份感情,都是双向奔赴的。

如果一方付出,一方却理所当然,或者反复索要,那么就关系错乱了。

有的老人,一点公正心都没有。在得到女儿的孝顺时,就指责女婿,或者把女儿给的钱,转移到儿子手里去。

一些老人,过节的时候,得到儿女给的红包,就收起来,给最没有用的儿子。钱耗尽了,就伸手要。这让给红包的儿女,非常生气。

长期偏心的老人,自己走不动了,还去溺爱某个儿女,这带来家庭内耗。一家人,看透了老人的可耻行为,从而对老人不闻不问。

06

失德,克家风。

通常,一个老人越老,他就越仁慈。

有的老人,反其道而行之,越老,越会倚老卖老,做一些缺德的事情。

或者老人从年轻的时候,就胡作非为。到了七八十岁,儿女不孝顺,也不奇怪。

老人走出家门,还被社会打压,邻居提防,从而老人就处于被克制的状态。

要是老人无德的行为,影响了儿女的事业发展,带来家庭灾祸,那么老人被抛弃,也是有可能的。子孙因为遇到这样的老人,觉得天都塌了。

为什么“老人长寿克子孙”,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答案 - 天天要闻

07

“老人长寿克子孙”,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话题,涉及到家庭的方方面面。

若要改变,就要两代人一起努力。

老人努力让自己退休,爱惜身体,一直行善积德;子女努力读书,成就家业,和爱人一起过日子,一起尽孝。

任何事物,都存在相生相克的道理,如果及时调整,也可以是相辅相成,坏事变好事。

记住了,老人们,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未雨绸缪。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母亲节特辑|今天,我当一天妈妈!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今天,我当一天妈妈!

真正的换位思考是一个移情的过程,需要你发自内心地体谅别人,并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亲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妈妈们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给您一份特别的礼物?不是精美的鲜花,也不是昂贵的首饰,而是一份发自内心的
长沙妈妈请注意!本周末艺术Buff叠满,带娃or被娃带都能嗨 - 天天要闻

长沙妈妈请注意!本周末艺术Buff叠满,带娃or被娃带都能嗨

当五月的康乃馨绽放出爱的气息,母亲节便悄然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长沙各文艺场所准备了不少活动,以仪式感加固我们与母亲之间的联系,一起来看看,母亲节我们可以和妈妈去哪些地方吧~小时候,母亲带我们看世界长大了,我们带母亲重温经典近日,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票务中心特别策划母亲节专属票根定制,带...
《是女儿是妈妈2》解锁母女关系的治愈密码 - 天天要闻

《是女儿是妈妈2》解锁母女关系的治愈密码

湖南卫视、芒果TV推出的代际沟通节目《是女儿是妈妈2》将于5月11日上线。黄圣依和邓传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陈梦和逄敏、程潇和梁爱群四对性格迥异的母女,携手踏上一场只属于母女的率性“出走”,她们在过程....
机构大规模调仓!?年度确定性机会来了? - 天天要闻

机构大规模调仓!?年度确定性机会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是个人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具有指导作用 各位股东好:最近我们“圈友群”气氛越来越好,原因无他:我们已经连续3天新高了。我们实盘也顺利录得新高。都知道欢乐的日子都是短暂的。那么,问题来了,这次行情能持续多长时间呢?01其实,今天我们“实盘”能继续上涨,我是...
校门口的镜子:妈妈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 天天要闻

校门口的镜子:妈妈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作者 | 张可沂伽放学时分,校门口的奶茶店总上演着微型人生剧场:妆容精致的林妈妈被女儿同学误认为“姐姐”,而穿着家居裤的王阿姨则被儿子要求“以后别来接我”。这些场景折射出一个教育真相——母亲的形象管理正在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