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江湖:澳门月刊杂志社官方公众号;澳新社:澳门新闻通讯社官方公众号
目前已有300000+人关注加入我们...
监督政府依法施政,报料有奖!
浩瀚无垠的太空中,一颗以“澳门”命名的卫星正揭开地球磁场的神秘面纱——这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共同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简称“澳科一号”)。
“澳科一号”卫星模型。人民网 吴宇扬扬摄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科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可可日前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澳科一号”卫星由澳门特区政府和国家航天局共同支持,这是“一国两制”下,澳门与内地在创科领域合作交流的成功典范。
张可可回忆道,在项目筹备过程中,澳门团队与内地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组织召开了100多场研讨会,对“澳科一号”卫星的科学和工程目标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规划,保障卫星研制和发射任务的顺利推进。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科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可可介绍科研工作。人民网 吴宇扬扬摄
2023年5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澳科一号”卫星。一年后,卫星科研团队发布了中国首个wm³(澳门世界地球磁场模型)实时四维地球磁场系列模型1.0版。
“卫星发射以来,团队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已和18个不同国家的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张可可自豪地说,“澳科一号”卫星成为澳门走向国际科技舞台的一张硬核“金名片”。
“澳科一号”卫星在轨示意图(右为a星、左为b星)。澳门科技大学视频资料截图
在介绍“澳科一号”卫星优势时,张可可表示,它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可实现对地球磁场时空变化的高精度观测,目前的测量水准达至全球最高。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没有地球磁场,就没有人类,也没有大气、海洋等适宜生存的环境基础。对地球磁场的研究,可用于探索地球深部、地球海洋、地球空间等,具有广泛的科研价值。
自2024年8月起,“澳科一号”卫星所有载荷的科学数据正式向全球开放,为国际科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地球物理空间数据资源。
澳门科技大学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人民网 严小晶摄
在澳门科技大学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澳科一号”a、b两颗卫星的实时运行轨迹和经纬度等参数在大屏幕上跳动。“屏幕的背后有3000多台计算机,正将接收到的地磁数据转化为可供科学家使用的信息。”张可可介绍说,“我们对地磁数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研和应用两个层面。”他指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既可服务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又聚焦应用转化,推动产品落地,赋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技术员李森正在工作。人民网 严小晶摄
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技术员李森补充说,地磁数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团队对地磁导航尤为关注。他介绍,地球磁场作为地球固有属性无法被干扰,可在卫星导航失效时作有效补充,为导航系统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澳门科研团队正积极筹备“澳科二号”卫星项目,并争取于2028年上半年发射。
张可可透露,届时“澳科二号”将与“澳科一号”组成中国高精度地磁场星座,这四颗卫星能够提供覆盖全球地球磁场与空间天气的高精度观测数据。他相信,人类对地球磁场的认知将迎来质的飞跃。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局长邱润华表示,澳门创科“金名片”愈发闪亮,澳门正依托自身独特优势,攻关高精尖及世界领先的科研项目,不断提升国际科研知名度。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局长邱润华接受专访。人民网 吴宇扬扬摄
展望未来,邱润华指出,澳门将根据《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的规划,加快推进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进程,集中推动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科技、航天科技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猜你喜欢
更多文章请访问官网:http://www.macaumonthly.net 澳门月刊
免责申明:部分文章与素材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