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键圈臀部用户
说实话,松下 GX9 这台相机,我已经反复关注过好几次了。最早是两年前刚入坑摄影那阵子,当时手里预算不多,在 GX85 和 GX9 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买了更便宜的 GX85。当时 GX85 的价格大概在 2000 出头,而 GX9 二手行情大概要贵上四五百。但就这么一台“进阶款”,我始终对它念念不忘,直到最近又在闲鱼把它收了回来,算是补上了当初的小遗憾。更离谱的是,这一台七八年前的老机器,因为炒作,现在身价暴涨。。(银色版本溢价更离谱,甚至有不少黄牛说是平民版X100VI,不过我觉得颜色不值得那个溢价,所以还是收黑色)
️定位:入门进阶的 M43 旁轴风宝藏机型
GX9 是松下在 2018 年发布的无反微单,相对于它的前辈 GX7、GX85,GX9 更多地延续了“便携 + 实用”的设计理念,也是在那个年代少有的旁轴造型机身。别看它归类为“入门”,但从外观、操作逻辑到实际成像能力,它在今天依然称得上一句“小钢炮”。
事实上,GX9 的海外型号原名是 GX7 Mark III(佳能晕了要),只是引入中国后换了个名字叫 GX9。它属于松下 Micro Four Thirds(哈哈哈,装一下,实际上就是:M43)系统,搭配 M43 卡口镜头群,不仅选择多,而且价格普遍实惠,这也是很多人推荐它给新手入门的原因。
外观与操控:复古旁轴造型 + 高度自定义
别的不说,光是这台机子的外形就足以让人心动——尤其是银色款,搭配翻折取景器,俨然一副旁轴机身的模样。复古感满满,拿在街上拍照时回头率甚至不输富士 X-E 系列。
尽管我没有银色,但是还是不得不承认银色颜值很高:
✨ 亮点配置
整机重量约四五百克,别看它是塑料壳子,但紧凑度和结构设计毫不敷衍,手感也很扎实,不会有“廉价感”。
️传感器与画质表现:2000 万像素够用、五轴防抖加持
GX9 采用一枚 2000 万像素的 M43传感器(无 AA 滤镜),相比 GX85 的 1600 万像素传感器有了明显提升。虽然在画幅大小上不如 APS-C 或全画幅,但得益于松下强大的图像算法和五轴机身防抖,GX9 实际画质表现仍然非常能打。
在良好光线条件下,无论是街拍、人像还是静物,细节解析都十分细腻。暗光下配合大光圈镜头,也完全可用。
✨ 建议搭配:松下 15mm f/1.7、25mm f/1.7 或奥巴 45mm f/1.8
值得一提的是,GX9 内建色彩调校功能丰富,还可手动调节阴影/高光/色调曲线,配合松下独有的“L.Classic Neo”胶片模拟模式,直出效果极具胶片味,简直是 CCD爱好者的理想机型。
视频性能:小机身也有大能耐
虽然定位是入门,但 GX9 的视频能力绝不鸡肋:
续航与细节设计:小容量但续航不俗
GX9 的电池容量约为 1000mAh,确实不算大,但 M43 系统整体功耗低,一块电池轻松拍摄 200~300 张没有太大压力。如果你用得多,建议多备两块电池。
不过,它有两个小缺点也值得一提:
- 充电接口为 Micro USB ——略显落伍,不支持 USB-C。
- 卡槽与电池共用舱口,设计上略显紧凑。
但这些缺点也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是定位入门级,重点是核心体验没缩水。
二手行情与购买建议
目前来看,GX9 的二手行情在 3000 元以内的算是比较合理(成色好的银色机身可能略贵)。由于热度回暖,现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建议值友:
- 入手价最好 控制在 3000 元以内;
- 配套镜头建议选择轻便定焦,如松下 20mm f/1.7、25mm f/1.7、奥林巴斯 17mm f/1.8;
- 套机镜头若为 12-32mm 或 25mm,性价比也不错。
总结:这可能是最值得入手的 M43 入门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是我对 GX9 的评价。它可能不是性能最强的,也不是最便宜的,但它的综合体验真的非常“香”
✅ 便携、轻巧
✅ 操控逻辑专业、可自定义程度高
✅ 画质、视频表现优秀
✅ 复古外观与翻折 EVF 令人上头
这是一台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好伴侣,也是一台摄影爱好者可以一直留在包里的随身机。它承载的是那个时代厂商的用心设计(近两年,即便是以往实诚的松下,也开始学fuji搞饥饿营销了,实在是无语),也给了今天还想认真拍照的人一份温柔的回应。
如果你预算有限,但又想拥有一台质感出色、可玩性强的微单,那么 GX9,真的可以闭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