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布局6年的“闲棋冷子”,阿里健康如何打下抗疫这一仗?

2020年03月17日01:08:06 科技 1888

马云布局6年的“闲棋冷子”,阿里健康如何打下抗疫这一仗? - 天天要闻

文/ 韩璐 编辑/ 陈晓平

“抗疫”高潮过后,阿里健康突发人事变动。

3月15日,朱顺炎获任成为CEO、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官方称,此举为面向未来的创新加强组织保障和投入,助力加速全社会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新基建”。

49岁的朱顺炎于2014年6月随UC进入阿里,先后任阿里妈妈事业部总裁、UC浏览器总裁、大文娱新媒体业务总裁等职,在阿里的上一个职位为“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统辖UC、阿里音乐、阿里文学以及天猫精灵等业务,在领导创新业务方面经验丰富。

这是阿里健康火线“抗疫”后的一项重要调整。

过去50天,为控制新冠疫情,湖北多地封城,城际交通被切断,大部分定点医院关闭了日常科室。湖北慢性病人超过1300万,糖尿病患者、慢阻肺的老人、癫痫儿童、躁郁症患者、肝移植手术病人……许多病患面临短暂的断药危机。

线下链路出现阻隔,互联网医疗和健康服务成为生力军。阿里健康的表现也非常抢眼,上线远程复诊、线上开方、慢病找药等服务。

一个技术驱动的线上医疗世界,为患者趟出生路,也为阿里健康创造了想象空间。疫情期间,其股价一度上涨60%,市值高达约250亿美元。即便回调后,这家年入不到百亿人民币的公司,现在市值180亿美金,约为1/3个京东、超过1/2个小米。

在阿里巴巴体系内,这个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一直是个低调的存在,自2014年收购更名以来,由于专注医疗领域,业务庞杂(涉及追溯、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消费医疗、智慧医疗五大业务版块),加之不事声张,外界对其关注相当有限,虽然其运营的天猫医药馆年GMV约600亿元,年活跃消费者已超过1.3亿,理论上,平均每10个国人中就有1名其用户。

马云布局6年的“闲棋冷子”,阿里健康如何打下抗疫这一仗? - 天天要闻

《21CBR》独家专访阿里健康资深副总裁、医药事业部负责人汪强,回顾过去50天,阿里健康如何“战疫”,从各种利益伙伴的合纵连横,也可管窥阿里在健康领域长达6年的谋篇布局。汪强说,健康领域不能用传统电商的玩法,而阿里健康也不是一个“医疗服务或医药交易的平台”。

马云布局6年的“闲棋冷子”,阿里健康如何打下抗疫这一仗? - 天天要闻

阿里健康资深副总裁、医药事业部负责人汪强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系近年来加速整合健康业务,并不断坐实阿里健康这一平台。

2017年开始,天猫医药馆全类目业务、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等电商业务相继注入;今年2月,又宣布以80.75亿港元向其出售天猫平台的三项业务,涉及药品(OTC药品、处方药)、医疗器械、成人用品、保健用品等品类。

可以预计,换帅之后,阿里健康的创新步伐或将提速,而这颗6年前布下的“闲棋冷子”,在新冠疫情过后,也可能会加速回归阿里棋局的中心地带。

水下冰山,3亿慢病患者

我们的业务中心在杭州和北京,不是焦点疫区,疫情暴发前,观察到中国疾控中心几次派专家组去往武汉,且基于长期的敏感性,团队感觉到事情不简单。

除夕前,阿里健康就着手搭建针对疫情地区的服务,既有防疫物资,包括消毒产品、口罩手套、防护服的采购与调配,快速补给相关药品的库存。

考虑到物流体系无法快速响应,调动了菜鸟等许多生态资源,在干线物流上,联合合作伙伴“九州通”,搭建应急行动小组,末端物流则借助顺丰。

我们强化了疫情服务,武汉“封城”第二天,我们在手机淘宝和支付宝上线“义诊平台”,多端口露出,为湖北患者提供免费问诊服务,召回休息的互联网医生,上千人回岗在线接诊。

半个月内,累计在线问诊量超过104万人次,特别针对武汉地区的义诊,医生人均日接诊量100人以上,呼吸科部分医生人均日接诊量在200人以上,部分发热症状用户前来咨询。这两天,服务海外侨胞的在线医疗咨询专区也已开通,上百个中国驻外使领馆推荐使用。

马云布局6年的“闲棋冷子”,阿里健康如何打下抗疫这一仗? - 天天要闻

来源:阿里健康官方微博

作为互联网医院,我们能提供的诊疗服务是有限的,一定程度体现在缓解情绪问题上,来咨询的,内心焦虑的比例非常高。

我们的基本认知是,疫情前贡献能力,不要添乱,有症状的患者,更多引导他们进行检测和诊断。

我们担心的是,中国的3亿慢病患者,需要周期性诊疗与复诊,很可能因疫情无法出门,药物受限于物流也会出现供给问题。

事实的确如此,多地疫情防控措施升级,慢病患者配药难问题出现,后台开始收到大量留言和求助信息:

“老婆有慢性乙肝,目前在老家湖北黄冈,疫情严重,到处封路,买不到药,快要断药了,很着急!”;“其他药品已经买到了,就缺这个瑞格列奈片,请求帮助购买,已经断药了,急需!”…………

新冠疫情的冰山之下,有更多呐喊求助的慢性病患者。2月第一周,我们上线了“买药不出门”平台,专门服务慢病患者,采用线上问诊开方、药品配送到家的互联网就医方式。

但是,事情远比我们预想的复杂。

合纵连横,构建援药联盟

按照卫健委《互联网诊疗管理试行办法》规定,我们可以“复诊复开方”。常态下,由互联网医生进行复诊、开具电子处方、通知药房配送,B2B2C方式就能将送到患者手上。突发疫情下,商家也没有预判到要额外储备慢病药,出现了区域性断供。

马云布局6年的“闲棋冷子”,阿里健康如何打下抗疫这一仗? - 天天要闻

2月的第二周,又紧急上线“湖北地区缺药登记”平台,帮助即将断药的慢病患者和家属寻找紧缺药品资源,全国商家线上线下接力,将药品一件件送往湖北的慢病患者。

“缺药登记”上线数天,登记信息成千上万,急需的用户遍布湖北全境,且大多来自乡镇,其中,慢病用药的需求占比高达87%。

慢病人群规模基数大,畏惧医院就诊的交叉感染风险,一旦停药,又可能引发各种断药反应。若这个人群大规模缺药,易导致新冠疫情的次生危害。

从后台信息中,我们收集具体病症、平时服用药品名称、存货数量,倒推不同疾病用药的紧急程度,排出一个优先级排序。

其中,前7位药品需求最大的慢病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乙肝、哮喘、慢阻肺、癫痫,其用药需求占比达总需求的62%。

接下来,我们统计湖北区域商家药品库存和供给情况,匹配不同病症和药物,定位患者所在位置,结合各地管控措施,再想应急办法把药送到。

马云布局6年的“闲棋冷子”,阿里健康如何打下抗疫这一仗? - 天天要闻

阿里健康小二黄碧海前往孝感送药途中

期间,我们联合了上游慢病药企、干线医药物流公司及合作的O2O药房商家,大体协同了5个利益相关方:

1,联动超过50家全球药企,保障药品供给和药价稳定;2,组织全国商家“援驰湖北找药联盟”,征集紧缺药品;3,合作菜鸟、顺丰、九州通等物流伙伴,开辟药品运送通道;4,建立在线问诊服务平台,由合作医生为在线提供慢病管理服务;5,征集湖北生命接力志愿者,打通送药最后一公里。

2月13-16号4天,我们自行解决了半数以上登记用户的药品需求,一部分用户在隔离地区,比如孝感、黄冈、荆州、天门、咸宁、仙桃等地,无法获取,17号又发布倡议书,呼吁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入“湖北应援群”。

湖北城际交通切断,很多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常规的物流安排,出仓后进入到城市的物流集散点,再通过末端物流送到终端用户;疫情之下,链路断了。

我们与各地政府沟通,改为出仓后由自己的“店小二”,用平时菜鸟的卡车,一家家直接送达用户。我们店小二和商家几乎全天在线。

不过,依旧有很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不少缺药患者,只能眼巴巴等着,药品就是过不去,还有一些罕见病或者癌症用药,需要专业冷链,无路处理;特别下沉在乡镇需要化疗的患者,有的定期要跨城治疗,被困在湖北当地,失去诊疗的机会。

我们估算过,湖北区域慢病患者大概有1300万,我们无法真正服务到全部患者,只能说尽了全力。从我个人角度,无能为力的感觉非常难受。

做专业的事,打有准备的仗

整个假期,我起得比上班早。每天一醒来,会先过下当天工作,随时准备处理紧急或者突发情况。疫情期间,公司每天都有管理日会,复盘当天工作,整理第二天要解决的问题。

上线的抗疫服务,基本是过往数年的积累,印证一句“厚积薄发”。

外界原本看阿里健康,以为是天猫上做医药电商,靠卖药实现增长,如果只围绕医药交易,现在就是另外一个结果。

只有技术架构、业务体系、供应链甚至医疗安全各方面,做好大量基础工作,才能在疫情的极端情况下,有条不紊地迅速搭建应急机制。

我们是打了有准备的仗。

我们日常与用户、监管机构、上下游企业等,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所以很快可以识别各方需求,确保不添乱,且在高强度运转确保有效率的产出。

马云布局6年的“闲棋冷子”,阿里健康如何打下抗疫这一仗? - 天天要闻

来源:阿里健康官方微博

坦白说,阿里健康也有不足之处,我们的药品分急用药和常用药,借助阿里的O2O体系,在平常提供30分钟急用药送达服务;常用药则以B2C医药电商模式,做到当天或者次日达。疫情恰逢春节,1月20号到1月底期间,物流不畅,这是非常焦灼的。

事实上,健康领域不能用传统电商的玩法,以为拥有一个集中流量入口,即可形成交易,而是会产生不少创新模式,最关键的是专业、专注和用户价值。

健康领域的专业门槛很高,如果一知半解,带着过往成功经验贸然去做,会很危险;互联网医疗也不是一个机会型行业,可能要做好5-10年坚定投入的准备;在用户价值上,一定要明白用户到底需求什么、方案是否真正有效,而用户价值往往不能马上带来商业价值,取舍不容易。

我个人,不希望将阿里健康单独定义为医疗服务或医药交易平台。如果分割看,我们就变成一个机会型公司,哪有热点或者商业机会,就猛扎进去。

我们更多是梳理清楚健康行业的痛点,做整体布局,这区别于垂直类互联网医疗企业,阿里健康要做全产业链路的创新者。

就现有业务而言,医药、消费医疗业务会加速进行,连接品牌、医疗机构和消费者。在政策层面,针对线上诊疗业务、医保支付、慢病处方药供给等具体指引在陆续出台,业务确定性在增强,我们也要进一步提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给用户带来价值,这件事就是正确的。这次疫情促使更多用户认识到互联网医疗的价值,后续政策导向也会更积极,行业会迎来很大提升空间。

至于终局,健康领域会有诸多细分机会,即便是严肃医疗领域,也会有新业务产生。比如慢病患者的用药需求、用药管理;国家带量采购之后,院外处方药市场等均会有机会。

只要外部推动力量能再来更早、动作更快,我们的规划和响应也会更及时。

题图来源:阿里健康官方微博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全球媒体聚焦丨79%全球专利+80%市场份额!外媒从一场救援看中国无人机产业实力 - 天天要闻

全球媒体聚焦丨79%全球专利+80%市场份额!外媒从一场救援看中国无人机产业实力

近日,一段中国无人机在洪水中成功营救被困人员的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多家国际媒体也竞相报道,并深入探讨中国无人机产业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 《纽约时报》网站截图 据了解,这段短视频中的救援发生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一村庄。受上游来水影响,这个村子里一些处于低洼地带的房屋被淹。由于水流上涨快,一...
博士天团攻坚激光芯片,拿到3个亿融资 - 天天要闻

博士天团攻坚激光芯片,拿到3个亿融资

记者|鄢子为编辑|陈晓平7月1日,北京飓芯科技对外官宣,完成3亿元B轮融资。飓芯成立于2017年7月,核心团队由多名经验丰富的博士组成,主攻氮化镓激光芯片产业化,实现关键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本轮融资,飓芯获得国家基金、半导体产业方和一线投资机构的认可。3亿融资由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
臻宝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 系半导体零部件制造商 大基金二期等参投 - 天天要闻

臻宝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 系半导体零部件制造商 大基金二期等参投

《科创板日报》7月2日讯(记者 黄修眉 实习记者 戴嘉怡) 重庆臻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臻宝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近日获上交所受理,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臻宝科技是国内少数实现集成电路先进制程设备和高世代、高电压显示面板制造设备非金属零部件多品类供应、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此次IPO,臻宝科技拟募资13.98亿...
BW2025即将开展,技嘉AORUS雕妹约你3H|3A08 雕宅见 - 天天要闻

BW2025即将开展,技嘉AORUS雕妹约你3H|3A08 雕宅见

史上规模空前的BilibiliWorld2025将于2025年7月11日-1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展!知名电竞硬件品牌技嘉AORUS已确认参展,为玩家打造游戏盛宴。现场不仅能体验新款硬核电竞装备、畅玩热门游戏大作,参与激烈的1V1对战PK,更有甜辣萌趣的雕妹喊你3H|3A08等你来!多重互动火力全开,带你玩转整个BW,开启今夏最燃电竞狂欢。...
35项服务可跨境办理,“澳政易”自助服务机上线珠海市民服务中心 - 天天要闻

35项服务可跨境办理,“澳政易”自助服务机上线珠海市民服务中心

“十几分钟就办完了,现场的协助人员指导我操作,太方便了!”7月1日上午,澳门居民梁女士来到珠海市民服务中心1号楼3楼的综合服务厅办理业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在港澳跨境服务自助办理区的“澳政易”自助服务机上很快就办完了身份证明业务。6月30日,广州、珠海、中山、江门四个大湾区城市的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了...
65亿美元芯片收购案,遭美国二次调查 - 天天要闻

65亿美元芯片收购案,遭美国二次调查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美国FTC对软银收购Ampere展开深度调查。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软银拟收购 Arm 服务器处理器厂商Ampe....
DRAM市场,将创新高 - 天天要闻

DRAM市场,将创新高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传统通用型DRAM和服务器高价值DRAM量价齐升双重驱动,2025年DRAM市场有望创新高。 根据CFM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
国产晶圆代工,市场巨变! - 天天要闻

国产晶圆代工,市场巨变!

未来十年,将是晶圆代工业的关键转折期。 这一判断,在近期一组数据中得到了清晰印证。根据 Yole Group 的最新报告,中国大陆有望在 2030 年超越中国台湾,跃居全球最大半导体晶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