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美债关键会议前,华尔街热议:美国财政部有没有“变相QE”?

2024年07月30日19:50:26 科技 1874

那么,美国财政部到底有没有“变相qe”?不同于鲁比尼,华尔街大行对财政部的发债策略普遍持乐观态度。

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预计,尽管存在对赤字扩大的担忧,短期内财政部的债券发行策略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他们认为,只要短债需求保持强劲,目前的政策框架将继续有效。

但正如摩根大通、巴克莱和阿波罗此前警告,联邦政府依赖短债来资助赤字,可能会导致2019年的回购危机重演。

下周一公布的季度再融资公告——财政部未来三个月的借贷计划——可能会提供透露更多蛛丝马迹。稍后,美联储将在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7月利率决议。

国会预算办公室6月份表示,预计今年的赤字将达到1.9万亿美元,高于2月份估计的1.5万亿美元。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三个月财政部将发行数千亿美元的国债。

鲁比尼:财政部激进发行短债,导致10年期收益率下滑

低税收和增加支出意味着大量国债可供出售。去年8月,财政部表示将大幅增加长债拍卖规模。市场惊慌失措,收益率上升。从那时起,财政部发行更多从一周到一年不等的短期国债。

由于需求持续旺盛,这些短债的供应很快被市场吸收。

但与此同时,短债占未偿还可出售债券的比例已升至约 22%,高于财政部借款咨询委员会 (tbac)建议的 15-20% 范围。鉴于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对赤字的估计不断上升,这一比例在未来一个季度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鲁比尼认为,该比例只要超过18%,都属于所谓的“激进发债(ati)”,而长期国债供应短缺,导致10年期收益率降低了25个基点,相当于降息100个基点(4次降息25个基点)。

下周美债关键会议前,华尔街热议:美国财政部有没有“变相QE”?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鲁比尼估计,过去几个季度,票据供应量占未偿还债务的比例一直在34%至60%之间,这对美联储的抗通胀计划不利。

在华尔街,这一观点争议很大。

财政部、通胀预期、美联储,谁主导长债收益率走势?

一些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尽管财政部的发债策略确实对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但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相比,其效果可能被夸大了。

他们指出,长债收益率的变动可能更多地受到通胀预期和利率政策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财政部的发债策略。

美联储本身也曾数次采取类似“反向操作”的举措,即通过调整债券购买策略,偏向曲线的一端,以控制收益率曲线的形状。

此外,tbac的成员普遍支持财政部当前的策略。在上次会议上,tbac建议财政部的借贷计划基本保持现状不变。

tbac主要由vanguard、pimco和贝莱德等大型投资者以及 element capital、rokos capital 或大型银行等对冲基金的高级交易员组成。

美银等投行:只要短债需求保持强劲,目前的政策框架将继续有效

目前投资者对短债的需求仍然强劲,且发行量的增加还没有在融资市场上引起任何明显的紧张。本周二,投资者在国债拍卖中购买了创纪录数量的2年期国债。

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高盛等投行预计,尽管存在对赤字扩大的担忧,短期内财政部的债券发行策略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他们认为,只要短债需求保持强劲,目前的政策框架将继续有效。

美银估计,今年,国债净发行量中短债将占约40%,但到2024年底,短债占总未偿还份额仍将下降至略低于22%。

下周美债关键会议前,华尔街热议:美国财政部有没有“变相QE”? - 天天要闻

该机构表示:

我们的预测表明,短期内票据占可销售债务的份额将保持在tbac推荐的20%以上。我们不认为这会构成问题,因为票据需求仍然稳固,而且票据与隔夜指数掉期(ois)的利差保持在近期范围内。货币基金的流入仍然强劲,收益率曲线仍然倒挂但较为平坦。票据需求也将得到货币市场基金改革的支持,这将提高政府基金的资产。

从长远看,美国财政部可能会允许票据长期超出建议的15-20%范围,但我们预计会与tbac和市场参与者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债务上限将在2025年1月1日重新生效,可能会导致财政部在2025年上半年大量偿还票据。

摩根大通写道:

我们认为财政部在2025财年末仍将资金充足,因此财政部5月份提供的指导意见仍然合适,即“预计至少在未来几个季度不需要增加名义票面利率或浮动利率债券拍卖规模”。

事实上,与2024财年相比,财政部为2025财年创造了近6000亿美元的额外借款能力,目前的拍卖计划使财政部在明年资金充足。

因此,我们预计下半年名义拍卖规模将保持稳定在当前水平,但我们预计tips (通胀保值债券)拍卖规模将进一步小幅增加。

高盛表示:

我们预计,下周的再融资会议上,美国财政部的发行轨迹将略高于上一季度,反映出更高的赤字预测。我们认为,短债发行将暂时吸收融资需求的增长,预计第三季度的票面拍卖规模不会发生变化。

我们认为财政部目前还不需要放弃之前的指导意见,即“预计至少在未来几个季度不需要增加名义票面利率或浮动利率债券拍卖规模”。

然而,赤字前景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值得考虑增加票面利率。我们认为合理的时间表是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讨论,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增加,到2026年下半年将票据份额稳定在15-20%左右。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 天天要闻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 特斯拉中国 在涨价的同时,该车型的续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续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时间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两个版本售价不变。Model 3后轮驱.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 天天要闻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不断。阳光电源(300274.SZ)与宁德时代(300750.SZ)围绕第三代储能电芯定义权展开激烈争夺。6月,阳光电源发布搭载684Ah电芯的新款储能系统,电芯由欣旺达供应;宁德时代宣布587Ah电芯于4月投产。当前储能行业处于二代向三代电芯过渡期,二代容量为314Ah,两大阵营分化明...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来或需更少员工完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术转型,一些工作将因自动化而用人减少,但也会有新工作产生。东方IC尽管人工智能会消除部分职位需求,贾西称亚马逊仍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招聘更多员工。不过,本月早...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相信这几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这款车发布后开启预定,打开预定通道后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个数据,3分钟大定超20万台。没过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个更炸裂的数据,小米YU7在1小时内,大定已突破289000万台。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 天天要闻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珠海格力集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邹晖已正式出任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邹晖于1982年生,本科学历。邹晖曾担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后转任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此次调整后,格力集团领导班子为:邹晖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轶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吴...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 天天要闻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图片系AI生成【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国内资讯北京经信局: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全国占比35%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