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从“好玩”到“好用”——在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看大模型未来应用

2023年10月28日22:41:10 科技 1928

10月26日至28日在辽宁沈阳举办的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上,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热议的焦点。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各类国产大模型百花齐放,但商业模式和落地场景还不是特别清晰。”从吟诗作画的“看着好玩”到赋能千行百业的“真正好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展望大模型未来将如何落地应用,真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

新华全媒+|从“好玩”到“好用”——在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看大模型未来应用 - 天天要闻

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现场。(大会主办方供图)

为智慧医疗带去新方案

在人流量大的三甲医院辅助智能分诊、提高医生诊断准确性,在基层医院扮演“带头人”角色帮助医生提高诊疗水平……会上,业内专家描绘出一幅幅大模型赋能医疗的未来图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主任杨旗认为,医疗大模型应用要区分场景,急诊场景下的大模型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在患者刚到医院进行CT等初步影像检查后,不需要等待医生看报告下判断,人工智能就可第一时间对危急程度进行判断,使病人在医院流转过程中得到最优化、高效地救治。

医疗行业尤其需要大模型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医学影像是重要的医疗数据,多位专家表示,医学影像数据差异性特征明显,数据标注难问题亟待突破。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杨健提出,医疗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文本、影像、生化指标等多模态的数据样本,但医疗行业对患者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要求较高。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是医疗大模型发展的重要课题,他认为,大模型在设计上更应考虑不同层级结构之间既要隔离又要打通的特殊需求。

加速具身智能研发落地

影片《机器人与弗兰克》中陪伴老人日常起居的机器人、动漫中的“哆啦A梦”……早在1950年初,“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就提出了“具身智能”这一概念。今天,高速发展的大模型有望给机器人装上“智慧大脑”,这种能够像人一样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并作出相应反应的具身智能正在逐步从科幻走向现实。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卢策吾提出,具身智能包括3个模块:通过具身感知、具身想象实现大脑功能,即对世界的理解与抽象;具身执行则执行小脑功能,对大脑做出的判断进行具体执行。

“当前的具身智能体,虽然建立在神经网络强大的表达和学习能力基础之上,却面临着缺乏知识推理、难以与人沟通交互、无法解释决策机理等瓶颈。”浙江大学教授杨易认为,需要将人类知识、人工智能大模型及领域任务模型与具身智能体结合,来提高具身智能体的感知、推理以及与人类沟通、协作的能力。

具身智能加速落地,将如何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

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员孔涛认为,研发高服务完成度的机器人,可以在枯燥、重复、危险的场景实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补充。而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王鹤则认为,在众多具身智能的应用中,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是其终极梦想之一,将有助于解决养老等重大社会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重视大模型安全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当人们惊叹于大模型日新月异的发展时,科技界却产生了一种担忧:当机器有了聪明的大脑,是否会给人类带来风险甚至灾难?

与会专家表示,大模型本身十分复杂,当前我们对模型意图和执行过程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当理解不够但又赋予它足够自由度时候,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

“大模型一开始没有对错的概念,所以它可能做任何事。一旦它培养出好坏之分、善恶区别,就会更容易去选择做合理的事情。”蚂蚁集团副总裁徐鹏认为,在可解释性、价值观对齐和强化学习方面应该有长期的、更大的投入,一方面加强人类对大模型行为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大模型“科技向善”。

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伦理风险,但距离真正产生自我意识而失控还很远。

“现在大模型学习还是在人为设定目标下训练,短期内不用太担心它的危害性。未来什么时候它自己有了目标、不再遵循人类目标的时候,可能真正需要引起警惕。”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邱锡鹏说。(记者温竞华、洪可润、宋晨)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获巨额云计算合同!甲骨文股价创新高 - 天天要闻

获巨额云计算合同!甲骨文股价创新高

智通财经APP获悉,甲骨文(ORCL.US)表示,该公司已签署一项年收入高达300亿美元的单一云计算服务合同,这一金额已超过其当前整个云基础设施业务的规模。受该消息推动,甲骨文股价周一早盘一度上涨8.6%,创下盘中历史新高,收盘涨近4%。今年以来,甲骨文股价已累计上涨约32%。甲骨文在周一提交的一份监管文件中披露,这笔收入...
中金:运营商配合意愿亟待提升 eSIM热度有望重启 - 天天要闻

中金:运营商配合意愿亟待提升 eSIM热度有望重启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根据GSMA Intelligence预测,至2025年底,全球预计将有约10亿eSIM智能手机连接,2030年将增长至69亿,随着消费电子轻薄化、可穿戴设备以及物联网终端漫游需求增加,eSIM的应用有望在2025年加速。但eSIM的应用落地仍面临运营商配合意愿度不高的阻力,支持终端数量有限。eSIM卡具备小尺寸、...
网易腾讯发布暑期限玩日历:未成年人每周限玩3小时 - 天天要闻

网易腾讯发布暑期限玩日历:未成年人每周限玩3小时

随着暑期来临,未成年人网络使用需求显著上升。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6月30日,网易游戏、腾讯游戏分别发布了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7月1日-8月31日),两家企业均采取严格时段限制措施,规则基本一致。
“闪灯即推+边推边开”!太原机场开启高效运行新模式 - 天天要闻

“闪灯即推+边推边开”!太原机场开启高效运行新模式

近日,东航MU5273航班在T2站坪顺利完成“闪灯即推+边推边开”新流程操作,这标志着航空器地面高效运行新模式在太原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投入应用。资料图 据介绍,太原机场公司二跑道预计在2025年底正式投运。经模拟机测算,航空器地面滑行距离、滑行时间将显著增加。不仅直接冲击航班正常性,也将极大影响机场整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