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再战“性价比”手机!骁龙8+、16GB+256GB手机,仅售3599元?

2022年12月26日23:36:10 科技 1976

荣耀今晚发布了旗下第二款GT系列智能手机——荣耀80 GT,这款机器搭载的是高通骁龙8+芯片,虽然不是3.2GHz的常规版本,但3.0GHz版本相比常规版本的差距很小,也算是一款主打性能的旗舰手机;该机只有12GB+256GB、16GB+256GB两个版本可以选择,分别售价3299元和3599元。

荣耀再战“性价比”手机!骁龙8+、16GB+256GB手机,仅售3599元? - 天天要闻

和荣耀近两年发布的旗舰手机相比,小宅认为荣耀80 GT还算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毕竟骁龙8+芯片、16GB+256GB版本也只要3599元,目前采用这个存储组合的机器不多,主要是很多旗舰手机都没有16GB运行内存选项,12GB已经是很多旗舰手机的顶配了。

荣耀再战“性价比”手机!骁龙8+、16GB+256GB手机,仅售3599元? - 天天要闻

至于荣耀为何推出这样一款机器,小宅认为应该从市场发展的角度分析。

荣耀品牌独立之后,推出的机器大都是主打线下的产品,这些机器的“性价比”几乎没有,说是“高价低配”的产品也不为过;但是想要发展线下市场,这些机器是必不可少的,OPPOvivo这种线下巨头是通过这类机器取得线下市场的份额,华为同样也是如此。

荣耀再战“性价比”手机!骁龙8+、16GB+256GB手机,仅售3599元? - 天天要闻

从华为出来的荣耀推出的数字系列手机在线下市场大获成功,主要原因还是荣耀依托线下渠道商打开了局面;之前的数据显示,荣耀甚至一度成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手机品牌,之所以能做到这个成绩,荣耀在线下市场的成功是很重要的,而荣耀80GT的发布,说明荣耀想要“反攻”线上了。

荣耀再战“性价比”手机!骁龙8+、16GB+256GB手机,仅售3599元? - 天天要闻

线下市场成功之后,荣耀自然要发力线上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荣耀在2017年超过小米,成为国内最大的线上手机品牌,但是之后两个品牌都发力线下市场,所以线上和线下的销量划分就没那么明显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华为荣耀的至暗时刻,小米再次成为国内线上市场第一,并且保持到现在。

荣耀再战“性价比”手机!骁龙8+、16GB+256GB手机,仅售3599元? - 天天要闻

之前发布的荣耀数字系列和荣耀Magic系列的旗舰手机都没有“性价比”,荣耀80 GT是荣耀品牌独立之后第一款“性价比”还不错的旗舰手机,同时也标志着荣耀再次发力“性价比”手机市场,和RedmiRealme等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展开激烈的竞争!

荣耀再战“性价比”手机!骁龙8+、16GB+256GB手机,仅售3599元? - 天天要闻

配置方面,荣耀80 GT除了搭载骁龙8+芯片、12GB+256GB存储起步,该机正面为一块6.67英寸、1080P分辨率的OLED直屏,支持120Hz刷新率和PWM高频调光技术;另外该机内置4800mAH电池,支持66W快速充电,背面为索尼IMX800主摄镜头。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小米169元“车规级”纸巾盒引争议!网友:问界卖339元! - 天天要闻

小米169元“车规级”纸巾盒引争议!网友:问界卖339元!

在小米YU7的发布会上,小米推出了一个全新的配置——磁吸配件,在小米YU7的车身上,小米加入了不少磁吸接口,这让支持磁吸的配件可以轻松吸附到小米汽车上,小宅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对消费者很友好的设计;小米不仅推出了磁吸接口,还推出了多款磁吸配件。
消息称特斯拉为完善关键组件,已暂停人形机器人Optimus生产计划 - 天天要闻

消息称特斯拉为完善关键组件,已暂停人形机器人Optimus生产计划

IT之家 7 月 5 日消息,Digitime 媒体昨日(7 月 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从中国供应链渠道获悉,特斯拉为进一步完善关键技术组件,已暂停人形机器人 Optimus 生产计划,并面临重新设计的挑战。IT之家曾于今年 1 月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发出豪言,称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到 2025 年年底,目标生产...
数据赋能法律,智慧书写未来——“我的知产宝使用实践”会员征文启事 - 天天要闻

数据赋能法律,智慧书写未来——“我的知产宝使用实践”会员征文启事

数据赋能法律,智慧书写未来——“我的知产宝使用实践”会员征文启事尊敬的知产宝会员: 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的时代,知产宝(拥有17个子库)已成为法律人不可或缺的决策工具。知产宝作为是中国专注于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领域的大数据科技公司,不仅收录200万+裁判文书,涵盖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全领域案例,同时拥有裁...
没有电池,就没有AGI - 天天要闻

没有电池,就没有AGI

特朗普的《大漂亮法案》,让马斯克最不爽的,可能还不是对电动车下手,而是向储能下手。而对储能下手,就是对AI下手。电池储能本来就不便宜。此前,参众两院两个版本的法案,都计划对包括电池在内的新能源动手。据律所McGuireWoods对比,最后一刻达成的法案,可谓是网开一面,不再额外对新能源加税,只要满足开工时间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