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现是目前人形机器人最大的问题。
为了提高销量,更快形成社会氛围,拉动人才集中,业内诞生出多个全新思路。其中,集中展示4s店以及比赛,无疑是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盘点了近日出现的4s店新模式
▍具微科技(机器人4s店)
6月30日,杭州迎来全国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的开业。这个由具微科技打造的具身智能4s店总面积达700平方米,打破了传统机器人零售的单一模式,将“产品展示、体验互动、售后维保、路演合作”四大功能有机融合。其中500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划分为产品展示区、体验区、售后区及路演区。用户可通过预约到店,亲身感受具微科技机器人在全场景下的高负载性能、自主避障能力,以及智能配件生态的模块化适配优势。
该4s店前期将以自主研发的机器狗产品为核心,后期计划与户外、箱包等传统领域合作,通过“机器狗+上装模块”的组合模式,实现“移动行李箱”“移动电源”“移动智能助手”等多元场景落地。例如,机器狗加装机械臂可变身物流助手,搭载冰箱模块则能成为户外移动冷柜,这种“即插即用”的硬件生态,如同智能手机的应用商店,让机器人摆脱单一功能限制,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解决方案。
▍宇树科技(机器人体验店)
7月1日,宇树科技智能机器人的河南首个体验店在丹尼斯大卫城正式开业。记者从宇树科技获悉,上述店铺是其官方授权体验店,由公司河南代理商运营。据了解,宇树科技对相关业务管理严格,这样形式的店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鲜少落地。上述体验店负责人谢向龙表示,此次店面选址、商场位置、装修方案等都经过宇树科技严格审核,甚至“机器人体验店”的名称都是由创始人王兴兴亲自确定。开业首日,宇树科技明星产品四足机器狗go2亮相现场,近距离展示倒立行走、自适应翻身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据介绍,现场最便宜的go2基础版标价9997元。
在门店设计上,宇树智能更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谢向龙说:“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够手把手地自己去体验我们的产品,对宇树智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可能更多人的理解是机器人能够自主或自动去做一些事情,但实际上宇树智能的核心理念是提供负载和续航,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结合科技实现方案解决。”对于未来在河南的发展方向,谢向龙表示宇树智能除了在消费品市场有更多的拓展计划之外,还将重点与河南的企业及高校进行合作。他说:“宇树在消防、公安和应急等领域已经有了很好的落地案例。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与河南的更多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除了企业直营/加盟店,还有企业发力建设综合体验店,联合企业建设了品牌/区域4s店模式。
▍北京亦庄(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
例如6月11日,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新闻发布会在机器人大世界举办,宣布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正式亮相,落地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亦庄)。会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优必选、星海图、加速进化、智元机器人、乐聚通研、高擎机电等10家意向入驻企业完成签约。该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打造以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为核心、涵盖多品类的世界级机器人4s平台,集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与信息反馈(survey)于一体,实现供需两端的高效对接。
人形机器人多依赖线上销售渠道,用户难以直观感受产品实物与性能。因此,亦庄尝试打造的机器人4s店希望在线下为每台机器人提供专属体验服务空间,为企业与用户搭建高效交互的一站式服务平台。4s店还将在零配件供应方面,联合供应链头部企业,建立全国快速响应体系,覆盖维修、升级、装配、教学等全场景配件需求。同时,考虑到机器人单价"不亚于一辆车",4s店还正在对接银行和保险机构,要搞"分期-贷款-保险-撮合-打包"五位一体的金融体系。
▍首程控股(线下机器人综合体验店)
6月26日,首程控股机器人产业生态峰会暨投资人大会在京举行,线上宣布启动全球首个"机器人综合体验店"全球招募计划,尝试建设集"展示体验+场景销售+专业服务+产业赋能"于一体的机器人全场景平台。此次计划面向具身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工业、教育陪伴、检测巡检等全领域机器人企业全面开放合作,致力于打造集展示、交易、服务于一体的全球首个机器人全场景体验枢纽,为机器人企业产品落地构建长效渠道。
首程控股还系统发布了机器人生态战略,并集中签约50余家机器人企业。签约企业涵盖医疗、教育陪伴、服务作业、检测巡检及水面作业、具身智能及飞行器等多个应用领域,包括宇树科技、云鲸智能、银河通用、松延动力、自变量机器人、云深处、术锐机器人等行业领先企业。签约项目围绕智慧医疗、智能家居、城市运维、园林作业、教育等核心应用场景展开,将加速技术产品落地,推动机器人技术与城市空间、民生服务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打通产业链协同路径,首程控股首次发布"机器人能力清单、需求清单、标杆项目清单",从供给能力、实际场景需求到落地成果,全景式展示生态参与方的最新进展。
还有部分企业试图押注线上渠道。
▍京东(线上销售专区)
京东零售已于日前成立了“智能机器人业务”部门,将在未来全面布局智能机器人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数据显示,京东已经和三十多家具身智能品牌签署合同推动上架销售。灵宝casbot、宇树、众擎、云深处、星海图、卓益得、灵童机器人等品牌已经实现销售订单。
例如6月9日,京东携手众擎机器人科技,上线众擎pm01京东joy inside机器人,售价188000元。值得一提的是,该款机器人接入了京东joy inside,拥有了更流畅的对话能力和高度协调的言行一致特性,能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同时众擎机器人还在京东上发布多个版本的pm01产品线,包括教育版(18.8万)、商业版(8.8万)以及双足机器人sa01(4.2万),产品形态丰富,部分机型开启预约抢购后吸引超过千人报名。
虽然从本轮上架产品来看,在线上销售的多数机型,主要以定金预订、预约咨询为主,因为目前的主流产品仍以展示、教学、研究和功能演示为核心,相关销售配套服务、场景部署、用户引导等环节尚不完善。
▍结语与未来
从单一的品牌体验店到对标汽车业的4s店,以及整合全产业链的综合平台,可以说机器人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拥抱渠道创新。通过借鉴汽车行业的成功经验,集展示、体验、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4s店和综合体验店正在全国多地快速涌现,这波浪潮已经成为行业突围的关键尝试。
这股“体验店爆发潮”绝非偶然,虽然变现难题正推动机器人行业探索全新销售模式,但这种模式本质上也直击机器人行业商业化落地的核心痛点——高昂价格下的用户决策门槛、复杂性能的直观感知缺失,以及售后维保的潜在忧虑。
通过构建沉浸式的体验空间、提供可靠的一站式服务、探索创新的金融方案,并借助平台力量汇聚生态资源,这些新模式正试图为冰冷的机器赋予触手可及的“温度”,缩短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认知鸿沟,最终撬动消费级与商用级市场的增长潜力,有望成为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和展会走向千家万户、融入千行百业的关键引擎。
机器人产业能否像汽车行业一样驶入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这些“新零售”模式探索的成效会成为落地道路的有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