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为台风错过的天文气象地震科普之旅,这个春天安排上啦! - 天天要闻 科学

去年因为台风错过的天文气象地震科普之旅,这个春天安排上啦!

每次一推出就秒杀完名额的徐家汇-佘山“‘向光而行 海派寻源’市民修身巴士”探源之旅,去年8月的计划因为台风“泡汤”,让许多市民大呼遗憾。春暖花开的日子,这趟天文气象地震科普之旅又安排上啦!上周末,同样是秒杀到名额的亲子家庭们坐上巴士,从徐家汇源出发,最终到达佘山,一一打卡徐家汇观象台(上海气象博物馆)...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 天天要闻 科学

全球首展!航天迷必看的“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博开幕

今天起,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展览在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围绕工程历史背景、研制历程、主要成就、未来任务等,以实...
14秒生死战!奥特曼逆转击穿怪兽,数据分解特效封神 - 天天要闻 科学

14秒生死战!奥特曼逆转击穿怪兽,数据分解特效封神

深夜,巨型章鱼怪兽"深海吞噬者"突然出现在滨海城市,触手掀翻桥梁与建筑,市民惊慌逃窜。咸蛋超人研究所的实习生小海发现实验室警报闪烁,抓起装有咸蛋超人软胶人偶的金属箱冲向天台。小海打开金属箱启动能量装置,咸蛋超人软胶人偶双眼亮起金光。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 天天要闻 科学

祝贺!北大两项成果入选!

刚刚闭幕的2025中关村论坛集中发布了19项重磅成果北京大学有两项成果入选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开辉团队首创“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极大提高了晶体结构的可控性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志博团队开创了放射性药物共价技术引领肿瘤诊疗新变革
中国气象局:预计4月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有5-6次,强度略偏强 - 天天要闻 科学

中国气象局:预计4月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有5-6次,强度略偏强

4月1日,中国气象局举行4月新闻发布会。前段时间,北方多地出现沙尘天气。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预计4月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有5-6次,强度略偏强。具体来说,贾小龙表示,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日数为2.5-3天,较常年同期(2.5天)略偏多,其中东北地区(常年1.6天)、华北(常年1.1天)偏多1-2天。贾小...
首场陕西——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开讲啦 - 天天要闻 科学

首场陕西——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开讲啦

4月1日,以“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普讲座、连线南极、现场互动……极地工作者带领师生,开启了一场与极地的跨时空对话。活动现场,与会者首先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重要贺信精神,观看了中国极地...
太性感了!中国虫子爱好者越来越多了 - 天天要闻 科学

太性感了!中国虫子爱好者越来越多了

“妈妈,今年暑假我想去山里抓虫子!”“傻孩子,虫子有啥可抓的?妈妈带你去三亚海边度假。”“我不,我们班同学好几个都和老师一起出去抓虫子,抓的大甲虫可帅了。”以上对话可能暂时还没有办法引起大家的共鸣,甚至让大家感到莫名其妙,因为没有人会大老远
DEAI 2025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在广东举办 - 天天要闻 科学

DEAI 2025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在广东举办

3月29日—30日,DEAI 2025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以下简称“DEAI 2025”)在东莞和惠州成功举办。本次大会首次双城联动,主会场设在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分会场设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东校区,以“赋能未来: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为主题,通过主旨报告、优秀论文口头汇报、海报展...
玻璃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存多久?为什么? - 天天要闻 科学

玻璃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存多久?为什么?

在人类的生活中,玻璃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材料。它的身影无处不在,从我们居住的房屋窗户,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皿,都能看到玻璃的存在。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独特早在五千多年前,简单的玻璃珠就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