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2021年01月21日21:06:02 科学 1424

关于临终告别后的说法一直都有两个极端,传统思想上认为,刚死去的亲人仍然还能听到大家在病房里讨论身后事处理、分割财产等,会令死者非常伤心!而相信现代科学的人则称,人死如灯灭,啥都不知道了,还要如何在意?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尽管在死者面前讨论这些事情确实不太人道,但吃瓜群众们也非常想知道,难道讨论时死者真的就能听到了?

人的死亡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死后还能听到?

人的死亡有两种,一种是脑死亡,这个理解很简单,就像电脑的CPU烧了,外围硬件即使完好,那么也跟着死了,但电脑CPU换一个即可,人脑没得换,而且换了也就再不是自我了!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另一种是外围关键器官坏了,比如主板南桥北桥、或者电源,或者供电芯片等坏了,电脑也会挂,这种情况一般更换配件即可,所以很多人移植器官后依然可以存活多年,当然还有像癌症那样扩散后,全身都是癌细胞,连换“零件”机会都没有的时,那就彻底没戏了。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我们讨论后者,因为直接物理性脑死亡患者,估计都不需要讨论了,就如你把电脑CPU直接用电钻打个洞,那就是天王老子喊他也起不来了!

人死亡后,哪个器官最晚罢工?

答案真的是听觉!

第一个消失的是视觉,这个似乎很好理解,因为那会可能连抬眼皮的力气都没了,而且大脑处理立体视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没力气的时候还是闭目养神吧。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然后消失的是触觉,但人体最后会把能量供应给大脑,体表就会失血失温,感觉神经没有血液供应就会无知觉而麻木。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最后消失的是听觉,道理很简单,因为听觉距离大脑最近,并且听觉传导是通过耳蜗内液中的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它的传导神经很短、消耗很低,基本上只要大脑活着,就会有听觉。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死后还有听觉吗?

耳蜗的毛细胞转出来的电信号,要送到大脑处理后才会形成听觉,否则就像动圈式话筒,振动后发出的电信号,没有电路处理,那么这个信号没有任何意义。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所以从理论上来看,脑死亡后这个耳蜗毛细胞送出的电信号,根本就“无人”处理,又何来听觉之说?

《科学报告》推翻研究,刷新我们认知

2020年7月8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在《科学报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生命的尽头持续听觉》,它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关于人体在垂死之际,大脑对声音的反应,这个发现将会帮助家人和朋友对处在最后一刻的亲人予以最后的关怀。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研究人员使用EFG(脑电图)辅助测量大脑活动情况,分析了健康对照者与即将临终的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到无反应的过程,研究人员发现,从正式死亡开始前的几小时,患者的进入了反应迟钝的时期。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但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垂死之际的患者,对声音的反应会对比其他方式的感知要明显得多,也就是说,即使患者已经没有什么知觉,但在进入正式脑死亡之前,仍然是听得到周围声音的,因此从理论上来看,即使没反应,来看望的亲人也可以通过话语让患者知道来看他了。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UBC心理学系教授劳伦斯·沃德称,对比了多个患者和健康人对声音的识别度,确认了这一发现。临终关切有着30年经验的加拉格尔博士也表示,她见证了临终关切对患者非常积极的一面所以她比较认同这个发现。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不过据研究者称,尽管研究表明有反应,但无法从实际角度来衡量患者是否真的听懂并处理了这些信息,因为进入死亡程序的患者无法开口告诉研究者。

美国纽约大学兰贡医学院的研究

美国纽约大学兰贡医学院重症监护与复苏研究项目负责人萨姆·帕尔尼亚的研究则更惊人,他们发现,在心脏停止跳动,大脑停止供血到脑电波停止这个时间间隔,有些超出他们的预估。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2013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9只被麻醉的实验大鼠诱发心脏病,然后观察大鼠在临床死亡后的脑电波活动情况,结果观察到了一段“应急状态的”脑电波,简单的说就是人体在心脏停止跳动、大脑在供氧停止后还会爆发出一段应急兴奋状态,此时的状态足以大脑处理很多生理活动过程!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图1 大鼠脑部(左)和人脑(右)的结构示意图

但相关研究者并没有表示这个时间有多久,不过有一点可以了解到的是,这些活动都可以通过脑电波诊断得到,而现代脑死亡判断标准则要比这个严苛得多,所以从理论上来看,心跳停止能听到声音完全有可能,但在脑死亡后则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学》论文称:死后仍有听觉,可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天天要闻

因此各位吃瓜群众也可以放心地聊天,但问题是还有一个伦理问题,于情于理我们都不宜这样操作,毕竟还是以死者为大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5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著名医学家、教育家顾玉东院士逝世,享年87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党的十五大代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主任,《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国家卫生...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 天天要闻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在官方微博发布《告消费者书:关于近期网传“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严正声明》(下面简称声明)。声明称,针对所谓“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公司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公司所有产品研发生产全程严格...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 天天要闻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今天16时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5月24日18时不幸逝世,享年87岁。华山医院官网显示,顾玉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196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闻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淀山湖畔的金泽镇莲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进这里的全城最大水产养殖单体设施,在占地1万平方米的超级大棚内,8米直径的大水池一个接一个,犹如巨莲出水。从池中游弋的长江𫚔鱼、长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顾”的长江刀鱼,上海水产人正为传统意义上的“长江四鲜”保种保育、繁种扩种。然而,“...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 天天要闻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原创 杨怡 杨博士说心理 北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会现象,甚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应对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绍给你10个人类无法抗拒的心理学效应。每一个都发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复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 天天要闻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引言生命,无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迹。而蛋白质(proteins),正是构成生命大厦的无数微观建筑师。我们通常会将蛋白质想象成一个个静态的、结构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奥秘远不止于此——真正的蛋白质,更像是灵动万变的“变形金刚”!它们能够根据环境信号精确切换构象(conformational states),这种动态能力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