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瑞金路街道联合后标营小学,组织40余名师生走进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参观该中心精心打造的华东实物地质标本馆以及“天演”文化广场,共同学习地球演化的知识。
大家首先来到华东实物地质标本馆,标本馆分为“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四个展区及“美洲—大洋洲、沙特阿拉伯”两个特展区,展示的300余件标本均由地质工作者在全球各地的高山、峡谷、深海、极地采集而来。镇馆之宝“欧亚之基”是整个欧亚大陆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它形如“船帆”,形成于38.5亿年前。通过与实物地质标本面对面接触,同学们对地质变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接着大家来到“天演”文化广场,六个巨大的“地球情景模型”最为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岩浆地球”“哥伦比亚超大陆”“罗迪尼亚超大陆”“冰雪地球”“潘基亚超大陆”以及未来的“亚美超大陆”。讲解员逐一向同学们介绍地球是如何从原始的岩浆阶段一步步发展到“潘基亚超大陆”,随后裂解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最终奠定了现代大陆格局。“天演”文化广场上还陈列了岩石和恐龙的标本,恐龙蛋化石吸引了同学们驻足观看。
最后一站,大家来到学术报告厅,由中心朱衍宾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主题为“古气候的见证者:恐龙时代植物化石记录的气候密码”的科普分享。朱博士以恐龙的种类为开端,分享了恐龙时代植物的特点,介绍了代表性的植物,并与现代植物进行比较。此外,他还展示了自己与同事们寻找采集植物化石的现场照片,同学们被风格各异的地貌和真切生动的工作场景深深吸引。
在互动环节,朱博士将古代银杏植物叶片化石与现代银杏叶片放在一起,让大家找出两者的差别。同学们踊跃举手,敏锐地指出现代叶片更完整,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朱博士为7位积极答题的同学分别送上一本科普图册。
在活动尾声,后标营小学的学生代表发言,此次研学之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化石和岩矿标本像一本本厚重的书,书写着地球演变的历史,同时,生物和地质演化的神奇也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真切地体会到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瑞金路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文/图:张胜男 审核:杨丽 发布:赵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