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速度异常,而变化可能才刚刚开始

2021年01月14日03:09:02 科学 1880

地球正转得越来越快。

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速度异常,而变化可能才刚刚开始 - 天天要闻

著名的“地出”照片。NASA

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实则反常,更有可能与某种深层原因有关的现象——2020年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了。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有好几天的长度都是有史以来最短的。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一天长度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来说一天大约相当于86400秒。原子钟出现后,科学家掌握了更为精准的计时工具。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在变化的,且这种变化的趋势在过去几十年中原本是越来越慢。

但2020年的地球自转速度却逆势而动。2020年中有好几天都很短。7月19日甚至是有史以来最短的一天——比标准长度短了足足1.4602秒,打破了历史记录。按照这个势头,2021年地球的自转速度会更快。

理论上,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比如月球的引力,降雪量,以及山脉的侵蚀等等。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自转速度一下子变快非常难以确定。

有科学家认为这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盖和高海拔区冰雪大量融化,并对地球的自转速度产生影响。但这也只是推测。

地球自转速度异常确实会带来一些麻烦,即使这种异常非常细微,因为许多现代科技依赖于一天长度的确定值。或许未来我们应该采用更为精准的“原子时”,而非现在的“太阳时”。

参考
The Earth is spinning faster now than at any time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21/01/04/earth-spinning-faster-now-time-past-half-century/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