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上与父亲打视频电话的温暖男孩,转身在故乡洪水中挥汗清淤。从珍视亲情到守护乡梓,林进标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刘续记录下这个男孩在家乡救灾的身影,并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报道经历体会。
我在现场丨最快速度发回总社,迅速突破十万加
6月24日,贵州持续强降雨,洪水漫灌榕江县城。
灾情就是命令。24日一早接到新华社贵州分社指令,我第一时间赶赴榕江。
6月28日,榕江再次告急,防汛应急响应从四级提升到一级。
肆虐的洪水席卷而来,所到之处,房屋被淹、道路中断,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我和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一起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用镜头记录下生死救援中的暖心故事。
(一)
6月13日,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典礼上,温馨一幕刷屏网络:当同学们与父母合影时,毕业生林进标给因工作未能到场的父亲打去了视频电话。屏幕那头,他的父亲正在工地上吃着盒饭,幸福的微笑绽放在他黝黑的脸上。林进标大方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父亲,这份朴素的亲情让众多网友“破防”。
林进标就是贵州榕江人!毕业的喜悦未散,家乡榕江突遭洪灾的消息牵动着他的心。
6月25日下午,得知林进标已返回家乡并投身抗洪,我决定记录下这位让无数网友动容的年轻人在家乡救灾的身影。
榕江县城不大,但洪水救援情况复杂,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更困难的是,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我与签约摄影师王炳真、龙建睿打了无数次电话,几乎问遍所有认识的人,才终于拨通了林进标的电话:“林进标同学,你在哪里啊!”他告诉我们,他正在村超足球场清淤……
6月26日,林进标在榕江一中附近参与灾后清淤。
我们赶到现场时,林进标正在搬运物资、清理街头淤泥,在污浊的洪水中来回奔忙……
他告诉我们:“村超球场都泡在水里,我得为家乡出份力。”这一刻,我感受到了林进标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在灾难面前的责任担当。
6月25日,林进标在贵州省榕江县工业园区内搬运救援物资。
我对村超的赛场非常熟悉,2023年起,我在这里记录下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火爆场景。如今,赛场被厚厚的泥沙掩盖……
一年前,我还在这里拍摄了巴西球星卡卡前来参加“逐梦”冠军公益赛的新闻。那时的我绝不会想到,一场异常凶猛的洪水,会让这里“面目全非”。
在林进标和伙伴们的努力下,赛场上的泥沙不断减少,昔日的美好依稀可见,我的心也逐渐平复下来:在自然的可怕力量面前,人的力量虽微不足道,但却坚韧而持续,也正是这种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此时天色已暗,简单的采访后,林进标顾不上与我们太多交流,继续与父老乡亲们并肩作战,投入到救灾一线。
从守护小家到守护大家,这正是中国青年最朴素的成长轨迹。
6月25日,林进标在贵州村超球场用手机记录下洪水退后的场景。
我在心里默默祝福:祝他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走得更远!
用最快速度采访拍摄完,我们再次卷起裤腿,蹚过漫过小腿肚的积水,来到安全的地方全力制作融媒体稿件《找到了!毕业典礼上与父亲视频的男孩正在抗洪》,并以最快速度发回总社。此稿迅速突破10万,成为爆款。
6月13日,林进标(前排右二)在毕业典礼上。
(二)
灾情面前,榕江百姓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积极为抗洪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月27日,我在忠诚镇采访时,街道上突然传来喇叭声,隐约听见有人大喊:“希望大家到村委会来帮忙,请带上菜刀!”原来是当地村支书正号召村民去村委会,帮忙为一线救灾人员准备盒饭。
循着声音,我们来到镇政府临时设置的大食堂。食堂内挤满了人,升腾着滚滚热气。几十名村民系着围裙忙碌着,菜刀剁在案板上的“咚咚”声此起彼伏。摘菜、洗菜、切肉、炒菜、打包,一片繁忙景象。
村支书告诉我们,食堂的菜刀不够,只能号召村民自带家伙,为的就是全力保障前方救灾人员吃上热乎饭菜。不少村民除了菜刀还带着食材。在村外的田埂上,村民们弓着腰采摘茄子、西红柿等蔬菜,准备运往忠诚镇的后勤食堂。
风雨中,救灾人员伸出铁臂保护村民;灶台前,村民递出热饭温暖他们。点点微光汇成星河。
这,就是平凡人最美的模样!
6月30日,榕江已全力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各方救援力量正持续作战,进行清淤、消杀等工作。
经过紧急抢修,目前榕江县居民供电已基本恢复;主城区和新城区两个水厂也已恢复运转,除部分高层住户外,其他居民已经可以正常用水。
小城正在一点点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在这场抗洪救灾的战斗中,我和伙伴们记录下了无数个感人的瞬间。这些瞬间里,有绝望中的希望,有困境中的互助,有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也有社会各界的爱心汇聚。
洪水终将退去,但这些画面及其背后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来源:中国记协
作者: 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