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 国际探月实践或再次盛行

2020年12月18日21:15:10 科学 1272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月壤返回地球,在全球激起一阵惊叹。

英媒:中国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 国际探月实践或再次盛行 - 天天要闻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距离美国“阿波罗”号和苏联月球探测器系列将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已经过去40多年了。之前由美苏分别带回的月球岩石和土壤距今大约有30亿年的历史,而这一次中国带回的土壤标本来自月球的火山高地,历史也许不超过12亿年至13亿年。嫦娥五号带回的新样本可以为人类了解地球卫星——月球的地质和早期历史带来新见解。嫦娥五号的成功实践可以证明中国的太空能力正不断增强。

报道也引用欧空局的官方推文,介绍了欧洲航天部门与嫦娥五号探月任务的成功合作。

英媒:中国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 国际探月实践或再次盛行 - 天天要闻

2017年11月1日,欧空局位于南太平洋的两个地面跟踪站首次对中国嫦娥探月工程提供地面跟踪支持,这一次在嫦娥五号就要回家的一刻,欧空局通过社交媒体报告自己完成了地面跟踪任务,并向返回地球的嫦娥五号发出了祝贺。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用照片演示了中国和美国在月球上采集土壤标本的地点和地形图。红色为中国的采集地点,黄色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号的6处采集点。

英媒:中国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 国际探月实践或再次盛行 - 天天要闻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伴随着中国的成功实践,探月工程将在国际再次盛行。 美国正计划在本世纪中叶让宇航员重返月球,此前也将派出一系列机器人飞船进行登月侦查。

英国航天工业联合会(Access Space Alliance)董事兼联合创始人汤尼·阿扎雷利(Tony Azzarelli)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激动人心的时代即将来临,他透露英国的初创公司Spacebit寻求在明年能够将月球车放置在月球表面。“这将是有腿机器人第一次在另一个天体上行走。当然,所有这些登月任务只是人类在不远的将来重返月球的序幕。”

英国天空新闻引用央视直播画面介绍了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后的情景,天空新闻说,这是自1976年前苏联的月神(Luna 24)机器人探测以来,科学家们首次获得的月球岩石的新鲜样品。

英国卫报在详细报道相关过程之余,介绍了中国航天领域。报道称中国的航天计划正在“超速推进”, 计划建成空间站,实现载人登月。(总台记者 郑言)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 天天要闻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式投入使用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通过竣工并联验收青羊区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将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近日一批项目又传来新进展海创药业近日,成都高新区企业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系统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一年来取得的系列成果,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当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九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3位航天员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并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经历与感悟。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摄 本报北京7月9日电(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 天天要闻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7月7日清晨,一筐体型惊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瞬间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有市民表示,这个是“菌王”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说,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发现的,由于菌子体型过于庞大,他找来四位壮汉朋友帮忙,才合力将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