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认知里,“饿肚子”常和营养不良挂钩,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类深受减肥人群喜爱的间断禁食方式——限时进食(time-restrictedfeeding,trf)
,正成为学界研究热门。2024年,jama子刊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8小时trf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控血糖和减肥,以及降低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更令人激动的是,近期,来自北京大学的中国科学家还发现,限时进食(trf)在肝脏健康领域亦能立奇功。
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细胞·代谢》论文显示该研究由北京大学主导。研究人员招募了19名脂肪肝患者,执行每天仅在早7点到晚5点进食的10小时限时饮食法(trf),作者分别收集了志愿者trf前后的粪便、血浆样本。4周后的结果数据堪称“肝脏逆袭指南”: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这些反映肝损伤的“红灯”数值,在trf组平均降幅达25%,部分患者从“超标危险值”回归正常区间。就像给过度运转的肝脏按下“暂停键”,肝细胞终于有时间修复损伤。原本"油腻"的肝脏,像被抽走了多余脂肪,变得轻盈健康。
禁食带来的益处在小鼠实验中揭开了谜底:当实验鼠被强制“每天限时吃饭”后,肠道内一种名为瘤胃球菌(r.torques)的菌群数量激增。这种细菌能分泌一种特殊代谢物hmp,直接抑制肝脏中的“炎症触发器”hif-2α蛋白。
“就像给肝脏装了灭火器,hmp能阻断脂肪堆积和炎症反应,甚至让硬化风险降低50%。”论文第一作者用外卖软件打比方:“限时进食相当于给肠道菌群‘定时投喂’,让好细菌占领高地。”
这项发现瞬间点燃社媒热议。有网友调侃:“难怪古人说‘过午不食’,原来老祖宗早懂科学!”但更多人关心现实难题:打工人加班熬夜成常态,如何坚持每天14小时不吃饭?这个问题,恰让国产护肝科技“倍清肝”意外走红。
据电商平台数据,上述“倍清肝”618首轮期间预售达到了5000单,复购比例达65%,用户评价“熬夜后脸色不蜡黄”“肝脏受损从中度变轻度”。其核心成分担子菌提取物+二氢杨梅素,经仁济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多家高等学府验证可激活肝脏解毒酶,抑制纤维化。一位程序员分享:“应酬前吞两粒,第二天体检甘油三酯真降了!”
而倍清肝中的另一核心成分二氢杨梅素,则被证实能直接阻断肝纤维化进程。“就像给限时进食疗法加了‘外挂’。”研发团队负责人解释:“当饮食控制难以严格执行时,这些成分可以多通路修复肝细胞。”
市场数据印证了趋势:京东平台数据显示,上述护肝科技618首轮预售中七成订单来自一二线城市,35岁+买家占比达67%。“项目组熬夜赶工时,吞两粒比喝护肝茶方便。”来自上海的10年广告从业者王经理表示。对于部分极度关心短期改变的用户,研发团队则强调:“还是需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因为护肝没有‘速效药’。
当然,面对五花八门的护肝法,结合研究与临床经验,专家也给出实用建议。
适合尝试trf的人群:代谢综合征前期(血糖、血脂轻微异常)、轻中度脂肪肝患者,且能接受规律饮食的人。执行时需注意:
l 进食窗口固定(如早9点-晚5点),避免暴饮暴食
l 保证蛋白质摄入(鸡蛋、瘦肉),防止肌肉流失
l 禁睡前2小时进食,给肝脏充足修复时间
适合选择倍清肝的场景:
✓无法坚持规律禁食的上班族(如频繁加班、早餐不定时)
✓需辅助调理的脂肪肝患者(配合运动+饮食控制)
✓饮酒前后“救急”(核心成分akk001可减轻酒精对肝脏的突击损伤)
同时警惕两大误区:
❌禁食≠绝食,每天必须保证1500-2000大卡摄入,避免过度饥饿导致代谢紊乱
❌护肝产品≠特效药,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必须优先接受规范治疗,科技仅作辅助
最好的护肝药,其实是改变‘爆肝’的生活方式,要知道肝脏健康,三分靠“补”,七分靠“养”。限时进食法虽好,但规律作息、减少熬夜才是根本,正如一位网友感慨:“护肝片救不了长期作死,科学养生才是王道。”
资料来源:学术经纬、时光派健康抗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