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照进现实!脑机接口技术让中风18年的失语患者“流利说话”

2025年04月01日04:20:12 科学 1492

财联社4月1日讯(编辑 牛占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脑机接口(bci)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发了一种设备,能够实时将关于语言的思维转化为可以说出口的话语。

这项创新的工作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延迟。长期以来,这种延迟一直阻碍着现有技术为有语言障碍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

科幻照进现实!脑机接口技术让中风18年的失语患者“流利说话” - 天天要闻

尽管它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科学家们希望这种脑机接口技术有一天能够帮助那些无法说话的人发出声音。

这项新的研究记录了一位47岁的四肢瘫痪女性进行的测试,她在中风后18年来一直无法说话。医生在手术中将该设备植入她的大脑,作为一项临床试验的一部分。

“植入设备将她想要说话的意图转化为流利的句子,”论文的共同作者戈帕拉·阿努曼奇帕利说。这项研究于周一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其他用于语言的脑机接口技术通常在思考句子和计算机语音表达之间存在轻微的延迟。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延迟可能会破坏对话的自然流畅性,从而导致误解和挫败感,但最新的技术却允许更流畅、连贯的语音合成流,更接近自然对话。

堪萨斯大学言语与应用神经科学实验室的乔纳森·布伦伯格评论称,这是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一大进步。

加州大学的一个团队通过电极记录了这位女性在大脑中默默说出句子时的大脑活动。科学家们利用她在受伤前的声音制作了一个合成器,来创建她本会说出的语音。他们还训练了一个将神经活动翻译成声音单元的人工智能模型。

阿努曼奇帕利表示,这个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现有的实时转录系统很相似,都是把一种信号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但它更先进,因为它可以直接从大脑信号中获取信息,帮助那些无法说话的人重新获得交流的能力。

据悉,这个植入设备本身位于大脑的语言中枢,可以更好地“收听”大脑信号,这些信号会被翻译成组成句子的语言片段。

阿努曼奇帕利称这是一种“流式处理方法”,每80毫秒的语言片段就会被发送到录音设备中,可以大大改善交流的流畅性。“它不会等到一句话说完才处理,而是在说话的过程中实时处理。”

不过他声称,在这项技术准备好广泛应用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但只要“持续投资”,十年内就可以为患者大规模提供这项技术。

布伦伯格表示,如此快速地解码语言有潜力跟上自然语言的快速节奏。他还补充说,使用语音样本将是使语言更加自然的一个重大进步。

神经外科医生、资深联合首席研究员edward chang强调,这项新技术在提高失语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巨大潜力。他对人工智能的进步表示兴奋,认为它们正在推动脑机接口进入更实际的应用领域。

(财联社 牛占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我的和田老师——我在研究室的工作习惯 - 天天要闻

我的和田老师——我在研究室的工作习惯

和田先生公司的研究院在日本姬路市,位于神户南侧的小城市,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有PEO(聚环氧依稀)和SAP(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是面向中国出口量最大的产品。PEO主要是制造生活用纸的纸浆分散剂,全世界有三家,美国一家,日本两家,台湾一家是和田先
研究发现石榴皮可用来制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鲜涂层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石榴皮可用来制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鲜涂层

如果你吃过石榴,一定会知道石榴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厚厚的果皮组成的——这些果皮通常会被扔掉。然而,这些果皮就可以用作可食用的涂层,帮助防止草莓腐烂。将试验草莓浸入石榴提取物涂层中虽然所有水果都容易变质,但草莓的保质期特别短。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 天天要闻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2025年3月7日,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生命早期微生物对胰岛β细胞发育及糖尿病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婴儿期关键发育阶段接触抗生素(纳入本项研究的小鼠相当于人类婴儿 7 至 12 个月),会抑制胰岛β细胞的生长,进而增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 天天要闻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在人体这个精密的生命系统中,某些器官正在悄悄上演着“水晶奇观”。当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超过临界值,那些原本溶解的微小粒子就会像冬季窗棂上的冰花般结晶成形。这些形态各异的结石不仅是人体代谢失衡的警示灯,更是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让我们走近这些特殊的“地质构造”,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 天天要闻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假设我们从空间站(约 400 公里高度)释放一张纸,它的初始运动状态就与空间站同步。空间站以约 2760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绕地球飞行,这意味着纸张一开始也会具有这样的高速。在这样的速度下,纸张并不会立即朝着地球下落,而是会在轨道上运行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 天天要闻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图为赵忠贤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演示磁悬浮现象(2017年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赵忠贤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 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
中国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砖机问世,月球建房不是梦? - 天天要闻

中国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砖机问世,月球建房不是梦?

厉害了我的国,简直是太神奇了。我国已经研制世界第一台月球打砖机,它可以把太阳能聚集起来工作,产生一千四到一千五百摄氏度的高温,把土壤融融,这样就就地取材,通过3D打印技术将土壤打印成不同规格的土壤砖。这样就不需要带水泥去月球了,完全就是就地
我眼中的郑强教授 - 天天要闻

我眼中的郑强教授

郑强教授是著名的网红,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我觉得他的一些立场和观点,并无大的问题,多数我都非常赞同。但是,我对郑强的行事风格,是不敢苟同的。他讲的那些大道理,似乎并不是他的发明创造,而是一些大路边上的极其简单的道理。可以说每一个担任领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