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徒手移栽多肉手被刺伤,医生借助高倍显微镜成功取刺

2025年03月25日19:10:33 科学 5388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素华 陈舒 汪峥

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接诊多名因徒手触碰多刺植物被扎伤的市民,医生借助显微设备,耗时数小时方才拔出毛刺。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接触带刺植物时应做好防护,出现红肿化脓需及时就医。

市民王女士一周前网购了一批多肉植物,收货后在家徒手移栽,移栽时,不少毛刺扎入手中。“当时我以为是软刺,不会有大碍,哪知越来越痛!”王女士曾试图用缝衣针挑出,但由于刺细如发丝且易断,不仅未能取出,反导致疼痛加剧,双手红肿。当晚就诊后,该科护士长迅速组织3名护理人员,利用放大设备进行清刺。最终,花费了约一个半小时,从王女士手中逐一取出数百根多肉刺,并为她进行深度清创和消毒。

此外,还有一名6岁的儿童,日前被家人带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时,左手掌心处布满了黑点一样的小毛刺。原来,该名儿童在小区玩耍时,因徒手抓竹子,不慎被竹子表面的毛刺扎手。“密密麻麻的,在家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用胶布粘,以及泡热水、白醋,都不行。”母亲付女士介绍。无奈之下,付女士带着孩子来到武汉第三医院就诊。最终,该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季伟借助超高倍率手术显微镜和毫米级显微镊,耗时5个多小时,成功将毛刺清理干净。

女子徒手移栽多肉手被刺伤,医生借助高倍显微镜成功取刺 - 天天要闻医生使用超高倍率手术显微镜为患者取刺(通讯员供图)

武汉市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彭才智提醒,多肉植物如仙人掌、龙舌兰等,看似平和,实则暗藏风险,植物表皮的毛刺可能携带土壤中的破伤风杆菌等病原体,一旦断裂,容易引起慢性肉芽肿,严重时甚至需要手术清创。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皮肤较薄,抵抗力较弱,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导致继发感染。

彭才智建议,市民在接触有毛刺的植物时,务必佩戴加厚的橡胶或皮质园艺手套,穿着长袖防刺服装。如果毛刺扎入手中,立即用流水冲洗15分钟,避免挤压伤口,可用75%的酒精消毒镊子,沿刺入的方向轻轻拔出,切记不要硬拉。若伤口红肿热痛加剧,出现脓液或发热,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院士专家热议全市科技大会 - 天天要闻

院士专家热议全市科技大会

构建“研转投产强”创新链,贯通全链条发展通道——院士专家热议全市科技大会4月2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晓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会议引发在兰院...
邯郸佛山野生动物园:已找到逃跑的黑熊,并安全转移至园内 - 天天要闻

邯郸佛山野生动物园:已找到逃跑的黑熊,并安全转移至园内

日前,河北邯郸佛山野生动物园有熊出逃的消息引发关注。微信公众号“邯郸佛山野生动物园”4月3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当天傍晚7点多,已经找到了逃跑的小黑熊,并安全转移至该园。 据@九派新闻 和新京报此前报道,4月3日,有网友发帖称,河北邯郸佛山野生动物园有熊出逃。邯郸市永年区永合会镇新安村相关人员表示,熊从佛山野生...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会在卢旺达开幕 - 天天要闻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会在卢旺达开幕

当地时间4月3日,为期两天的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会在卢旺达基加利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峰会以“人工智能与非洲人口红利”为主题,吸引了来自95个国家的1000余名政商学界代表参会,包括多位国家元首、科技企业高管和专家学者,逾百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创下非洲大陆人工智能领域最大规模会议纪录。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在开...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个比一个离谱(上) - 天天要闻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个比一个离谱(上)

在浩瀚的生物进化长河中,有许多生物以其独特而奇异的演化路径,成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这些生物不仅让我们惊叹于生命的多样性,也让我们对进化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动物进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在钓鱼自制饵料、窝料时轻麸、麸皮、麦麸的使用方法(Deepseek) - 天天要闻

在钓鱼自制饵料、窝料时轻麸、麸皮、麦麸的使用方法(Deepseek)

在自制钓鱼饵料和窝料时,轻麸、麸皮和麦麸各有独特作用。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材料特性区分轻麸:经加工的小麦麸皮,质地轻盈细腻,雾化性强,能减轻饵料比重,适合调整状态。麸皮/麦麸:小麦加工副产品,含纤维和粗颗粒,提供散落效果
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闻

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4月2日,中国医学界的天空同时黯淡了两颗明星。相隔七小时,93岁的陆道培院士与84岁的宋善俊教授相继离世,他们的离去恰似一场无声的接力,将中国血液病学的薪火郑重交予后人。陆道培院士的名字与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紧密相连。
以制度型开放构建引才生态,为全球科技人才筑巢 - 天天要闻

以制度型开放构建引才生态,为全球科技人才筑巢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来全球产业竞争的稀缺资源,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国际化人才生态,以制度型开放破解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壁垒,成为建设全球科...
控圆柏花粉,北京农学院研发的花粉固定剂明年将在北京城六区使用 - 天天要闻

控圆柏花粉,北京农学院研发的花粉固定剂明年将在北京城六区使用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今年春天,圆柏花粉冲上热搜,北京有圆柏雄株两百多万棵,给市民生活带来困扰。4月1日,北京农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将破解这一难题。该校秦岭教授团队围绕遏制柏树花粉飘散进行了科技攻关,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其中,计划量产的花粉固定剂将于明年在北京城六区率先使用。北京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