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面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是“大水漫灌”还是“精准滴灌”?甘肃选择了后者,2022年以来选择300名来自高校的科技专员入驻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71个。

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甘肃省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但在发展进程中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等问题仍很突出,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此,甘肃省深入推进强科技行动,省科技厅每年支持高校院所面向工业企业选派100名以上“科技专员”,带技术和项目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稀土加工分离、稀土应用材料和功能材料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近年来,随着生产的稀土贮氢合金粉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占有率面临很大冲击。

经过“精准匹配”,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申莹莹带着研究成果入驻企业,却没想到走了不少弯路,没能实现量产。
“我们觉得的没问题,但企业负责人反馈成本太高,没办法生产。”这个结果,让申莹莹对研究和生产之间的巨大差距有了直观认识。
经过一年的磨合,申莹莹带领的团队解决了稀土贮氢合金粉成本高、高温性能差的问题,研发的5款稀土贮氢合金粉均符合市场需求,让企业喜出望外。
“在科技专员的帮助下,我们生产的低成本稀土贮氢合金粉成本降低了20%,产值增加了40%,省一分钱就是创一分效。”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磁材车间主任刘佛来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甘肃省科技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甘肃省拥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这是自主创新的“富矿”。通过科研人员下沉企业,截至2024年底,我们已经开发新产品242个,申请各类知识产权375件(项),科技创新活跃度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