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2024年12月29日22:22:08 科学 1304

一、2024年我国总体丰水年,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2024年,我国经历了一个总体上的丰水年,但在气候分配的时间和空间上,却呈现出极大的不均匀性,展现出“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极端特征。这种旱涝并存的气候现象在多个地区轮番上演,更伴随“旱涝急转”或“涝旱急转”的剧烈变化。这种反常的降水格局与气候变化的加剧密切相关,成为全球气候系统调整在中国的一个缩影。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从六大雨季来看,除了西南雨季和华西秋雨的降水偏少外,华南前汛期、梅雨、华北雨季以及东北雨季的降水量全部偏多。而西北地区虽然大部分不在六大雨季的分布范围内,却从春到冬降水显著偏多,不少地方刷新历史纪录,丰水程度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这种丰水与干旱并存的现象让2024年的气候格局显得尤为特殊。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如果从全年降水总量来看,我国的沿海地区无疑是“丰水”的绝对赢家。广西防城以3937.6毫米的年降水量拔得大陆国家级气象站的雨王头筹,成为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而在主要城市中,广州以2462.8毫米荣膺城市年降水冠军。然而,这些数字如果与我国台湾的降水相比,显然还略逊一筹。台湾鞍部的年降水量达到惊人的5861毫米,而位于山区的自动气象站——西帽山,年降水更是高达8528毫米,可谓无可争议的水王。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二、丰水年里的极端化体现

与沿海丰水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旱极”地区。新疆托克逊全年降水量仅为6.0毫米,几乎可以说是滴水未沾,稳坐全国最干燥之地。若将范围缩小至省会城市,太原以322.8毫米的全年降水量成为最少雨的省会城市,这是太原首次在全国省会降水排行中垫底。而在中东部地区,河北临漳成为降水最少的国家站,全年降水量仅为277.7毫米,甚至比我国西北一些传统干旱地区的降水量还要低。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丰水年的另一面是降水日数的持续高居不下。在一些地区,虽然降水总量并不惊人,但下雨天的持续时间却非常突出。四川峨眉山国家站全年245天出现降水,占据全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堪称“雨时长冠军”。与之相似的还有云南镇雄,这里全年降水日数达到226天,是全国降水日数最多的县市国家站。这种雨时长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也对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此外,在降雪方面,2024年我国积雪最深的记录出现在黑龙江爱辉,积雪厚度达到了59厘米。而如果放眼全年,新疆禾木在3月初曾记录下1.2米的积雪深度,可谓是我国的“雪极”。无论是降水的形式还是分布,这些极端现象都突显了今年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旱涝并存以及旱涝急转的背后,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异常环流格局。2024年我国气候呈现出高度极端化的特征,既有丰水区的雨量刷新纪录,也有干旱区降水持续稀少的困境。沿海地区的丰水与西北地区的多雨现象相互辉映,但不少地区的降水分布却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三、降水分布异常的背后,气候变暖在作祟

其中,极端天气的频发和气候变化的关联尤为明显。一方面,全球气温升高使得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当气流与地形或冷空气交汇时,就更容易引发极端降水事件,这在华南、华北、东北雨季的降水偏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环流异常也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持续缺水。西南雨季和华西秋雨的降水偏少,与副热带高压偏强、冷暖空气难以交汇有关,这让该地区的农业灌溉面临巨大挑战。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而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也让旱涝急转成为2024年的气候关键词。例如,广西的防城港在雨量极高的情况下,局部地区却因短时间内水量集中爆发而遭遇严重内涝;而河北等地则经历了从干旱到强降水的快速转换,造成农业生产的极大波动。这种急转的天气变化对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深远影响。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2024年的丰水年,为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降水纪录,也让许多地方感受到气候极端化带来的冲击。从沿海到内陆,从北方到南方,雨量的时空分布差异体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性。无论是极端降水引发的洪水、持续干旱对农业的威胁,还是长时间降水日数对生活的影响,这些现象都表明,气候变化正在重塑我国的天气模式。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大范围降水偏多已确定,但冬季严重偏少!专家:不均匀或变暖相关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