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2025年05月07日21:52:03 科学 1081

1999年,北京国庆观礼台,一位31岁的华人科学家站在前排。他的硅谷公司市值1.5亿美元,IBM给过他发明奖,Pixim公司刚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他没谈融资,也没谈IPO,只看着广场上的军乐队,心里反复一句话:“我要回国造芯片。”几个月后,他真的回来了,钻进北京的地下室,从零开始。

25年后,他的“中国芯”占据全球图像输入芯片六成市场,美日韩企业纷纷买单。美国人曾经的垄断,如今在他手里被打破。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辞掉硅谷CEO的中国人

1968年9月,江苏南京,邓中翰出生。他从小就说长大要当科学家。1987年,19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三年后,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拿下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1992年6月,他获得学士学位,赴美留学,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白天上课,晚上做科研。他兼修物理学硕士、经济学硕士、电子工程博士,成为该校130年来首位横跨三科的学位获得者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1997年8月,他加入IBM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获得“IBM发明创造奖”。同年12月,他在硅谷创办Pixim公司,专注高端图像传感芯片,仅用两年,产品迅速商业化,公司估值达1.5亿美元

那时他拥有美国绿卡、百万年薪、硅谷资源,生活条件优渥。一场观礼改变了他的轨迹。1999年10月,他受邀回国参加建国五十周年大典,站在人民大会堂观礼台,看着国旗升起,心头一紧。他说:“祖国进步这么大,我却没有参与,心里惭愧。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返美后,他辞职,带着核心团队回国创业。在北京,他们用抵押贷款,在地下室成立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他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

创业之初,白天写方案,晚上焊芯片。设备靠借,电源靠拉。他们抵押房子、卖掉车、用全部积蓄投入研发。2001年,“星光一号”芯片面世,中国第一颗百万门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星光不是芯片,是打破技术围堵的“硬通货

“星光一号”刚推向市场,他带着样品四处推销,结果遭遇集体冷眼。索尼惠普苹果三星全拒绝购买。理由只有一个:“我们不信中国能造好芯片。”邓中翰写下:“将来我让他们全都用上。”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上市的芯片设计企业。外国厂商改口了。苹果、三星、索尼、惠普、联想陆续采购中星微芯片,广泛应用于笔记本、手机、安防设备。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据权威数据统计,2005至2009年间,中星微图像输入芯片占全球市场超60%份额。中星微迅速站上世界舞台,“星光二号”“星光三号”相继发布,进入更多终端设备。

2006年,“星光移动三号”在中兴手机中应用;同年11月,“星光移动五号”用于3G通信测试终端2007年2月人民大会堂,“星光工程成果发布会”召开。全球累计出货突破1亿颗,“中星微模式”成科技界典范。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2016年6月,邓中翰带队推出中国首枚AI神经网络处理芯片——“星光智能一号。该芯片集成卷积神经网络处理架构,支持嵌入式深度学习SoC平台,具备自主感知、识别、学习能力,在安防、医疗、工业识别等领域落地。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不止芯片造得好,更要护得住国家安全

2013年,公安部启动“天网工程”,提出建设全覆盖、全共享、全可控的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核心有一条:所有环节必须可控可控再可控。中星微成为设计方,SVAC国家标准由邓中翰团队牵头起草

这项标准覆盖了图像数据的采集、压缩、传输、存储、解码全过程,底层算法、自研芯片、国产终端一体化。它不仅替代了H.264等国际标准,更为中国城市安防、交通监控、智慧城管系统提供了通用底层平台。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2019年12月28日,人民大会堂,“星光工程二十年成果报告会”召开。数据披露:中星微已拥有超3000项国内外核心专利,研发团队超400人,其中40余人为留美博士,构建起“芯片+算法+系统平台”的闭环能力链。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中星微担纲“科技冬奥”信息安全系统总设计单位。鸟巢主会场、京张高铁沿线、崇礼场馆区域均部署中星微视频传输系统,图像采集、编码、加密、回传,全过程由“星光智能一号”芯片完成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监控信号延迟控制在0.2秒以内,系统稳定运行40天无中断,成为“数字冬奥”最重要的安全底座。奥运疫情防控指令同步下发,视频指令秒级识别,无一泄密。

这一系列国家级工程背后,芯片早已不仅仅是产品,更是国家信息主权与公共安全的基石。没有自主芯片,安防系统就会失控;没有“星光”,就没有中国的数字安全网络。

轮到美国被“垄断”了!“芯片之父”弃美回国,研发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邓中翰:用中国心造“中国芯” 科技报国最幸福.中国周刊.2025-04-23

中国芯之父”邓中翰:实现“弯道超车”的动力在创新.央广网.2017-09-12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星、空、地一体化协同 直击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调查 - 天天要闻

星、空、地一体化协同 直击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调查

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调查目前正在进行,今天进入调查的第三天。前两天,由于大风、冰雪等不利天气影响,探测任务主要进行的是地面作业,那么今天的情况如何? 航空物探直升机正在进行冰川调查气象条件好转航空物探直升机已起飞作业在西藏仁龙巴冰川调查点,经过昨天一天的风雪,今天已经云开雾散,天气晴朗,适合航...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济南来分一杯羹 - 天天要闻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济南来分一杯羹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松典DC226K相机:大学生旅拍神器的硬核技术逻辑 - 天天要闻

松典DC226K相机:大学生旅拍神器的硬核技术逻辑

在过去一周的五一小长假里,国人再掀出游热潮,轻量化出行与高质量旅拍需求成为焦点。松典DC226K双摄相机凭借其“前后双芯、超清画质、智能操控”三位一体的硬核配置,直击年轻用户痛点。从商业级影像创作到一键滤镜直出,从便携设计到长续航能力,这款相机如何成为年轻人旅拍新宠?答案藏在技术细节中。硬核配置:前后双芯...
太阳抵近探测:穿越火海的科学之旅 - 天天要闻

太阳抵近探测:穿越火海的科学之旅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太阳抵近探测计划飞船发射后经地球—木星借力变轨、入轨过程以及最终的科学轨道示意图。作者供图太阳爆发对地球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示意图。作者供图太阳活动正在进入有记录以来的第25个极大期——科学家们警告,一场具有1859年卡林顿事件规模的超级太阳风暴正在酝酿。太阳活动的频繁...
河南33项重大创新项目通过验收 - 天天要闻

河南33项重大创新项目通过验收

本报讯(记者 尹江勇)从电子信息到新材料,从新能源交通到生物医药,河南科技创新再结硕果。5月7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今年我省首批33项省重大创新项目集中验收工作顺利完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集中落地,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明查|这是“C919迫降在农田”?实为飞机模型将用于科普体验 - 天天要闻

明查|这是“C919迫降在农田”?实为飞机模型将用于科普体验

速览- 网传视频所谓的“迫降”实际为C919飞机模型在运输途中的画面。该模型4月25日于山东制作完成并运输至安徽芜湖,后续将模拟驾驶舱,用作科普教育。网传说法完全是扭曲事实,容易造成误导。事件背景近日,海外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一段视频,声称是“C919迫降在山东章丘农田里的画面”。然而,该视频画质模糊,且机型特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