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尹江勇)从电子信息到新材料,从新能源交通到生物医药,河南科技创新再结硕果。5月7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今年我省首批33项省重大创新项目集中验收工作顺利完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集中落地,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通过验收的项目涵盖光电、先进装备、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产业链群,省财政支持总经费超1亿元,带动项目承担单位投入资金超9亿元,其中研发投入5.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效应显著,一批标志性成果脱颖而出。
其中,在光电领域,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了高性能微纳光学超表面设计与制备技术平台,成功研制了大尺寸纯离子磁约束真空镀膜装备,自主研发了Ta-C类金刚石超硬薄膜制造技术,形成了以玻璃、塑料、金属为基材的3类超硬功能薄膜产品,产品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先进装备领域,南阳煜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突破立式五轴车铣复合机床多项核心技术,实现进口替代,推动了国产高端机床技术进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突破双通道恒减速电液冗余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出超千米深井提升成套装备,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显著提升国产深井装备竞争力。
在新型材料领域,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开展了高功率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的设计开发技术、高品质金刚石晶体的大面积均质生长技术等研究,成功研制开发出大尺寸金刚石光学/散热材料,建成了产业化生产线,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力推动了我国金刚石功能化应用进程;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突破纯化技术、装备开发、工艺控制、分析检测等关键技术并集成创新,使电子级硅烷工艺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亚普汽车部件(开封)有限公司攻克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国产化难题,成功研发70MPa高压瓶阀和减压阀并实现进口替代,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现代医药领域,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了人工智能康复设备、生物医学新材料及中医诊疗系统关键技术,研制了下肢助行器、抗凝血血液透析导管、低通聚醚砜血液透析器等20余种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中医诊疗大数据库1个,获得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项。
在现代农业领域,省种业发展中心挖掘奶牛血液中BHB、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SNP位点15个,筛选了79个经济性状相关基因,建立了优质乳和抗逆性基因组选择方法,建成了奶牛大数据育种云平台,有效提升了奶牛“优质乳、抗逆性、长寿性”三大核心性状,对提升奶牛种质水平和推动奶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据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省重大创新项目申报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科技服务综合体平台常态化征集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及“卡脖子”难题,着力破解产业端科技瓶颈。
下一步,我省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转型发展需要,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先进功能材料、现代食品等重点领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