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夺得40余项专利授权丨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

2024年11月18日20:33:07 科学 1217
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夺得40余项专利授权丨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 - 天天要闻

四川大竹经开区一角。曾业 摄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我们研发的玻璃,有些可以替代电磁炉,有些可以做楼体显示大屏,有些可以聚光发电,‘减碳’能力尤为突出。”11月17日,曾参与昆仑玻璃研发的蔡邦辉,迈入新赛道4年,已成为国内特种玻璃行业的“领头雁”。

2021年2月,四川英诺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大竹设立总部,蔡邦辉成为“掌舵人”,专攻特种玻璃研发生产。截至目前,其研发团队已夺得40余项专利授权,多项“黑科技”被应用到建筑、家电、装饰领域。

给玻璃“抽真空

最低结露温度可达-50℃

真空玻璃,不仅能隔热隔音,还能防霜防露。”蔡邦辉说,他们生产的真空玻璃,最低结露温度可以达到-50℃以下。“我们的客户涵盖了高端建筑、制冷家电、轨道交通、温室大棚等行业,应用场景多,一直供不应求。”

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夺得40余项专利授权丨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 - 天天要闻

真空玻璃的隔热率可达98%。曾业 摄

真空玻璃,为何如此受欢迎?它藏着什么样的“黑科技”?蔡邦辉进行了揭秘。原来,这种特种玻璃一般由双层或多层玻璃组成,玻璃之间用直径仅为0.2毫米的支撑物呈方阵排列分布,采用真空设计或充填稀有气体“氩气”,同时使用一片或两片Low-e玻璃隔绝热辐射,四周再采用特殊焊料封接,其隔热隔音能力比实心墙体还要好。

“给玻璃‘抽真空’,必须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技术要求特别高。”蔡邦辉告诉记者,他们联合世界知名设备制造商,研发出中国第一条智能化连续钢化真空玻璃生产线。整条生产线,即便是满负荷运转,也只需要5到6名工程师值守。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智能化连续真空玻璃生产线,于2023年12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名单,属于“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范畴。

40余项专利授权

引领玻璃行业“绿色革命”

一块小小的特种玻璃,在方寸之间尽显科技创新的魅力。

除了真空玻璃,这家企业还有不少“拿手绝活”。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工厂发现,他们的新材料产品,包括节能易洁玻璃、低导热型复合建筑型材、轻薄型合金材料等。其中一款被称为“人造大理石”的玻璃,尤为引人注目。

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夺得40余项专利授权丨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 - 天天要闻

蔡邦辉向记者介绍“人造大理石”。张冰干 摄

“普通的人造大理石,受限于原材料和加工方式,要么造价高、要么质量差,要么会损害人体健康——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蔡邦辉介绍,他们联合海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团队,成功研发出多种新材料特种玻璃,其中的“人造大理石”玻璃,已通过国家质量管理体系、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3C认证。

“我们攻克了不少技术难关,公司因此成为‘真空玻璃国家质量标准’的参编单位。”蔡邦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们已夺得国内外专利授权40余项。同时,由海南大学教授姜宏博士领衔,在公司总部设立了真空玻璃和防火玻璃实验基地及综合实验室,专门从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研发,引领玻璃行业“绿色革命”。

“这几天,我们每天要向重庆发货60多吨。”蔡邦辉介绍,这些订单产品以“无结露玻璃”为主,主要应用于低温冷柜等家电领域。“使用我们生产的特种玻璃,保持恒温的能耗特别低,和使用普通中空玻璃的低温冷柜相比,每年每台可节约电费上千元,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千克。”

市场“蓝海”已开

让“四川智造”走出国门

郑州图书馆新馆,曾因外墙和房顶采用了真空玻璃,一度成为河南省的“网红”地标。近年来,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湖南长沙滨江文化园、北京市零能耗示范楼、秦皇岛在水一方被动房住宅区等“明星建筑”,都因特种玻璃的应用备受关注。

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夺得40余项专利授权丨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 - 天天要闻

应用于建筑行业的特种玻璃样品。曾业 摄

“专家组模拟玻璃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全年能耗进行测算,真空玻璃比普通中空玻璃节能50%。”蔡邦辉说,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真空玻璃替换普通中空玻璃,每年可节约324万元电费,同时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540吨。因此,在追求高效节能和环保的当下,特种玻璃正在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

“可以运用到建筑行业的特种玻璃,除了真空玻璃,还有陶瓷玻璃、蚀刻玻璃、聚光玻璃、显示玻璃等多种特种玻璃,这个市场是一片蓝海,前景广阔。”蔡邦辉举例说,在地标性建筑物墙面上安装“裸眼3D显示屏”,当下特别流行。这种显示屏的玻璃,就是一种特种玻璃,国内拥有这种玻璃生产技术的企业不多,他们是其中之一。

“我们正在布局国际专利,让‘四川智造’走出国门,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蔡邦辉介绍,当前,在全力赶制国内订单的同时,他们已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种玻璃,在国际市场成了抢手货。“概算投资5亿元、占地50亩的二期项目,11月份已破土动工。我们计划新建4条全国产化的连续自动化生产线,力争2025年4月建成投产。”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