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探秘“最后一块拼图” 科学家提出地幔动力新机制

2024年08月22日21:23:11 科学 1995

深藏在地球内部的地幔充满了许多未解之谜。通过对地球板块边界动力学观测上“最后一块拼图”——北冰洋加克洋中脊的科学考察,科学家提出地幔动力新机制。

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院士领衔、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IPGP)等单位中外科学家共同参与的这项研究,首次发现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活动存在超强的变化,提出主动和被动地幔上涌双机制控制了全球洋中脊系统,这对地幔动力经典理论提出了挑战。8月21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刊登了研究论文。

新华全媒+|探秘“最后一块拼图” 科学家提出地幔动力新机制 - 天天要闻

冰下海底强烈火山活动和岩浆供给示意图。(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供图)

根据地幔动力经典理论,洋中脊下的地幔,被板块拖曳着向上运动而呈现被动上涌,称为“被动地幔上涌”模式,形成的岩浆量(即地壳厚度)受扩张速率的控制。北冰洋加克洋中脊是典型的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科学家一直预测那里难以形成地壳,地壳厚度可能接近于零。由于北冰洋加克洋中脊海域常年冰封,开展冰下海底地震探测十分困难,成为地球板块边界动力学观测上“最后一块拼图”。

新华全媒+|探秘“最后一块拼图” 科学家提出地幔动力新机制 - 天天要闻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极端变化的地壳厚度和双地幔上涌动力模式示意图。(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供图)

2021年,在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中,李家彪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依托“雪龙2”号,在北冰洋加克洋中脊海域开展了大规模冰下海底地震探测,共投放自主研制的海底地震仪(OBS)43台,成功回收42台,获得大量珍贵的科学探测数据。

李家彪说:“最初,我们是奔着寻找北冰洋加克洋中脊超薄甚至缺失的地壳而去的,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我们发现了超强的变化、部分区域甚至厚达9000米的地壳。”

论文第一作者、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涛介绍说:“2014年,我们在另一个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典型代表——西南印度洋中脊,也发现了超厚的地壳。将这两种现象结合起来,我们突然醒悟,原来这种超厚的地壳很可能是常态,是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特有的超强变化。”

通过对全球数据深入分析和一系列模拟,李家彪团队提出:在占全球洋中脊系统约20%的超慢速扩张洋中脊下,“主动地幔上涌”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主动地幔上涌的高敏感性,导致了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极端变化。主动和被动地幔上涌双机制控制了全球洋中脊系统。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地幔动力新机制,颠覆了学术界一直认为的“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岩浆供给极度贫瘠”的观点,完善了地球板块边界动力学理论。(记者张建松)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