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2024年05月20日16:21:06 科学 8657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superdarn)2024年研讨会5月20日在北京开幕。作为中国首个高频相干散射雷达探测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设备之一的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当日在该国际会议上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 天天要闻

5月20日,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superdarn)2024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院士致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加入后,有效填补了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探测网的空白区域,标志着中国在高频相干散射雷达技术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将高水平国际合作走实走深。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 天天要闻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三个站点及雷达探测覆盖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其发布的首批科学探测结果显示,本月10日特大磁暴期间,当天从世界时6时30分至7时30分,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探测到持续约1小时左右的太阳耀斑爆发造成的短波衰减;从世界时18时至22时,雷达探测到由于极光粒子沉降造成的大量电离层小尺度不规则体快速漂移。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 天天要闻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加入后将有效填补国际superdarn探测网的空白区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建设的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由3站6部高频相干散射雷达组成,3个站点分别位于中国东部吉林省龙井市、中部内蒙古四子王旗和西部新疆和静县,探测范围往北纵深可达4000公里、东西跨度超过1万公里,几乎覆盖欧亚扇区北部地磁北纬40度至80度的广大区域,在世界上首次形成对欧亚扇区中高纬度电离层的广域高精度连续探测。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 天天要闻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吉林龙井站。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将架构起衔接地球极区和子午工程中国国内监测网的桥梁,对电离层区域特性研究及电离层扰动的高中低纬传播及耦合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它将有效填补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探测网的空白区域,极大提高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对全球电离层环境的探测范围和探测能力,为全球空间天气预报和预警提供高质量探测数据,这是践行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行动,也是持续推进人类和平利用外空的中国贡献。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 天天要闻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内蒙古四子王站。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中国子午工程二期遵照“边建设、边运行、边产出”的建设原则,其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已于2023年10月全部建成,并通过中国科学院的工艺验收,待2024年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后将正式加入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探测网。届时,依托中国中纬高频雷达探测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建设和运行的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中国国际镜像站,作为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组织三大数据库之一,将与英国、加拿大数据库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和共享,有效提高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数据库容灾性,以及数据收集、分发和数据发布效率。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 天天要闻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新疆和静站。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据介绍,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是一个由全球10多个国家30余部高频相干散射雷达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成员目前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亚、南非等国10多家高校与科研机构。其通过国际合作和数据共享,利用布设在全球的密集的高频相干雷达,实现对全球电离层环境的连续监测,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全球电离层不规则体运动和分布信息,在通信、导航定位、超视距雷达探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还是参与中国提出并将主导实施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imcp)的主要国际合作组织之一。

  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次,是国际空间物理界具有很高学术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此前已在全球10多个国家成功举办30多届。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办,来自7个国家的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组织成员单位以及全球电离层探测领域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参会,将进一步推动全球高频雷达相关科技领域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凸显中国高水平科研机构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