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2024年05月24日11:52:16 科学 1466

前言

2024年5月8日,嫦娥六号进入环月轨道,这说明中国已经正式开始了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那么这将会是人类首次完成对月球背面的采样返回任务。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 天天要闻

这一里程碑的成就,不仅可以证明中国的探测器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更将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工作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一大重大的突破。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直播嫦娥六号进入环月轨道的这一过程中,总设计师裴照宇立刻将用户眼球全部拉到了一起。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 天天要闻

他突然调皮地说道:“竟然无法找到阿波罗号登月的具体地点”,这无疑引爆了网友们的极大兴趣。

一、意外透露出找不到阿波罗登月的具体地点

在此之前,Nasa曾多次声明要求我国不要接近阿波罗号的登陆点,这种建议更是引发了国际大众的热议。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 天天要闻

一些人认为,美国方面之所以会提出该建议,立刻就是因为他们不希望他们的阿波罗登月的细节被中国揭开,可能会因此破坏美国之前的宣传。

而随着嫦娥六号确认进入环月轨道,总设计师这一意外透露的信息,无疑让人们更加意识到国际上对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质疑。

但在我国航天人员对阿波罗登月的质疑中,却引发了不少人的反感,他们认为中国人在进入月球探索的过程中,不应该过多关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 天天要闻

而这种说法,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质疑,人们纷纷表示“为何不能关注?”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如果阿波罗登月计划是谎言的话,那么无疑是对于人类的背信弃义。

所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这还是需要对阿波罗登月进行反问的话题。

二、没有找到阿波罗登月的具体地点,难道又是一个骗局?

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这无疑成为了人类的探索历史中的一个奇迹。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 天天要闻

但就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疑点,有专业人士通过科学的推断,明确表示“阿波罗登月的视频及图片应该是制作的,不符合科学规律”,但这种观点很快被人们所忽视。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 天天要闻

或许,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人,我们所接触到的“阿波罗登月”的一切,实际上都仅仅是一个完全捏造出来的谎言。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 天天要闻

1969年阿波罗11号进行了人类的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但至今人们依然无法找到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办法来证实美国在月球表面上留下的人类登月的痕迹。

阿波罗号登月行动是真实的还是一个完全的谎言呢?

面对意外透露的信息,让国内外网友们瞬间燃起了对于阿波罗号登月真伪的热烈讨论。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 天天要闻

1974年,比尔·凯恩著作《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美国300亿元的骗局》

网上有人表示:“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现在的技术是可以查找到阿波罗登月的具体地点的”。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过月球?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似乎给出了答案 - 天天要闻

而对于嫦娥六号进入环月轨道的大事,美媒也进行了报道,他们认为:“嫦娥六号进入环月轨道,这是中国航天发展历史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笔者认为。

这次的直播中的意外泄密让不少人感到热血沸腾,但也要紧记我们的航天工程师不会在工作中拿不准的数据随便来炒热搜。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振动检测+模拟地震 麦积山石窟大规模地震监测台阵建成 - 天天要闻

振动检测+模拟地震 麦积山石窟大规模地震监测台阵建成

坐落在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被列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近日(5月8日),这里建设完成了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地震监测台阵,为文物的抗震预警提供了保障平台。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像麦垛形状一样的崖体构造,既是艺术奇观,也是抗震薄弱点。221个高悬于山体的洞窟,依托1.5公里长的悬空栈道连接起来,...
如果木星突然消失,将会发生什么?结局超乎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如果木星突然消失,将会发生什么?结局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木星突然消失,人类还能支撑多久?为何木星会被称为地球的保护神?作为太阳系当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体积足以相当于1370颗地球,但凡从木星经过的小行星都会被木星捕获。比如在1994年,木星就被一个叫做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锁定。
石学敏院士,今晨病逝 - 天天要闻

石学敏院士,今晨病逝

5月1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1日1时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应用立体化监测体系 提升隐蔽性工程隐患发现能力 - 天天要闻

应用立体化监测体系 提升隐蔽性工程隐患发现能力

【来源:益阳市人民政府网_区县市动态】湖南省地震局技术专家观测仪器数据。姚靖怡摄5月7日,在资阳区沙头镇文兴村资江干堤防汛现场,湖南省地震局技术团队运用高密度电法系统对堤防结构开展电阻率成像检测。这套堤防隐患诊断系统可有效检测30米深度范围
文明探源|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生命史诗 - 天天要闻

文明探源|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生命史诗

人类是何时登上青藏高原的?又是如何适应这片土地的?近期,西藏日喀则康马县嘎拉乡玛不错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该考古项目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探究早期人类“极地”生存的样本。这部镌刻在高原腹心...
为在国外知名期刊发文,高校学者主动联络境外组织,偷贩涉密敏感数据 - 天天要闻

为在国外知名期刊发文,高校学者主动联络境外组织,偷贩涉密敏感数据

5月11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发文,披露一起“高校学者为发论文偷贩涉密敏感数据”案件细节。近年来,部分境外机构和个人为攫取利益,对我经济、民生、科技等重要领域实施情报窃密活动,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与此同时,部分境内人员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达到个人目的,违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境外,相关风险隐患...
我国近海将有5~7级风 - 天天要闻

我国近海将有5~7级风

一、近海海域天气实况 5月10日14时至11日02时,东海北部海域出现了5~6级、阵风7级的西北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出现了5~6级、阵风7级的东北风或偏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