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2023年10月08日06:43:04 科学 1964
【每日科技】“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 天天要闻

9月气温刷新最高纪录,

2023年或成最热一年

欧洲联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10月5日说,今年9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9月,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为16.38摄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的同期平均值高0.93摄氏度,比先前最热9月,即2020年9月的全球平均气温高0.5摄氏度。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科考队员开展急进高原人群健康研究

目前,正在世界第六高峰、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开展第二次青藏科考卓奥友峰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中国科考队员,聚焦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开展高山生理适应,探究科考队员高海拔暴露对认知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并采集相关生物样本,从而为深度解析高原生理适应机制、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生命健康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

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研究确认旋转射电暂现源(RRAT)就是偶发脉冲星,并新发现了76颗RRAT。相关成果10月2日在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10月2日上午,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时速可达每小时350公里,是印尼运输业进一步现代化的标志。

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

火箭模型亮相国际宇航大会

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10月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幕。中国民营航天公司蓝箭航天携自己的主力产品——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的模型和天鹊-12型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模型参展。

两位科学家获2023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10月2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据悉,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推动了有效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开发。

俄公布“月球-25”号事故初步调查结果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0月3日发布消息说,俄“月球-25”号探测器发生事故很可能与机载综合控制系统运行异常有关。消息说,8月19日,“月球-25”号探测器从圆形近月轨道转入椭圆形着陆轨道时,其动力系统运行127秒而不是原计划的84秒。结果,探测器进入非预定轨道并撞上月球表面。今年8月11日,“月球-25”号探测器搭乘“联盟-2.1b”运载火箭从位于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升空,16日顺利进入月球轨道。“月球-25”号探测器本计划在月球南极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陨石坑附近软着陆,但8月19日探测器出现异常。8月20日,俄国家航天集团发布消息说,根据初步分析结果,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撞上月表后失联。

最新研究挑战“卫生假说”

“适度接触微生物可能会降低人们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这一被称为“卫生假说”的概念已经盛行了几十年。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等机构的最新研究对这一个假说提出了挑战。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干净”的实验室小鼠相比,从小暴露在高传染性环境中的“野生小鼠”并未比前者拥有更强的过敏免疫反应能力。

END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关注“科学强国”是你今天做出的最棒决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家使用 AI 模型发现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使用 AI 模型发现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科学家在宜居星球探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使用新开发的具有 99% 准确率的 AI 模型,科学家成功锁定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统。伯尔尼大学与瑞士国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NCCR PlanetS)的联合研究团队于 2025 年 4 月 9 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款机器学习模型,能够识别可能...
祈福英校《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问鼎世界发明金奖 - 天天要闻

祈福英校《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问鼎世界发明金奖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林亭 近日,第50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圆满收官。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参展的发明《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在众多发明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国际发明展金奖,同时还获得了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颁发的杰出创新金奖。作为世界上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这场全球瞩目的发明盛会汇聚了...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 - 天天要闻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

近日,湖南邵阳新宁县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5月5日,新宁县林业局、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野生鸟类监测,在长湖河边的一处油菜田中,发现黄胸鹀种群,种群中有黄胸鹀雄鸟和雌鸟,它们在田间自由地飞翔、觅食,与近处油菜花田,远处绿水青山相互依存,构成了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
中央气象台: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 天天要闻

中央气象台: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7日,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但内蒙古西北部、甘肃西部、新疆南部和东部、陕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具体预报如下: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7日,区域南部部分地区有浮尘天气。长三角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 天天要闻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豆科植物既能“热情招待”根瘤菌来获取氮肥,也能坚决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么让它能如此“有礼有节”地对待不同微生物?这个谜团的关键部分被上海科学家解开。昨天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 天天要闻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来源:本溪市统计局_林业新闻】鸭绿江口湿地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之上,是东亚水禽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鸻鹬类在本地区通过的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做好鸭绿江口湿地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这种轻巧灵活的设备无需传统的金属电极、导线和粘合凝胶,而是直接贴在头皮上,使长期监测更加轻松舒适。脑电图扫描是诊断癫痫、睡眠障碍和脑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