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崛起:中国3个“科技集群”入列世界前5

2023年09月22日18:52:04 科学 1873

9月2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在今年“最佳科技集群”榜单上,排名前五的科技集群全部位于东亚,依次是:东京—横滨、深圳—香港—广州、首尔、北京、上海—苏州。美国的圣何塞—旧金山排名第六。而前100名科技集群数量中,中国的集群数量最多,达到24个。中国领先于拥有21个的美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说,科技集群是“任何经济体创新表现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比于去年的报告,今年排名前五的科技集群中国多加了一个上海-苏州,高达三个。深圳-香港-广州一如既往表现亮眼,排名第二。根据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去年深圳-香港-广州的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实现8.2%,科学论文发表量全球占比提高到1.9%,跃进至世界排名第3位。

创新崛起:中国3个“科技集群”入列世界前5 - 天天要闻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来源:新华社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冲击,国际科技创新格局受到影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创新机遇带动科技变革和发展成为各国的头等大事。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自然也不甘落后。从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到蛟龙潜水器探秘深海,从高铁飞驰神州大地到“中国天眼”FAST探秘宇宙,中国一批批重大创新成果展示着中国的科创决心,推动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

国际创新竞争白热化

近10年来,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等世界各国都陆续推出系统创新战略,以期在国际创新大潮中前占先机,获得优势性的地位。

创新崛起:中国3个“科技集群”入列世界前5 - 天天要闻

2020年1月9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上,参观者在高通展台参观。来源:新华社

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经济体,美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其科技领先的地位,支撑经济繁荣和维护世界霸权的根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其他国家都陆续推出创新战略和计划,美国日益强烈地感到来自其他国家在前沿科技领域的严峻的挑战。为维护其在科技领域的地位和保持其国际竞争力,美国陆续推出一系列创新战略。

从2009年至2015年,美国连续三次发布更新《国家创新战略》,定位美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并部署重点任务。2020年10月,美国发布《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关注20项对经济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2022年8月,美国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加大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刺激美国本土芯片行业的发展。

除了美国外,欧洲国家也抓紧在创新方面的部署。2020年7月,英国发布《研究与开发路线图》,提出要增加对科学研发的投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保障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发位居全球前列。2021年10月,法国正式公布“法国2030”投资计划,为法国未来十年制定10个目标,在能源和经济脱碳、电子和机器人技术等重要领域加大投资,争取让法国到2030年实现“再次成为创新大国。”

当下,美国加大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以维护其科技霸权的地位,并继续在这一领域发挥带头作用。在创新浪潮中稍微落后的欧洲正在努力追赶,着手解决其在市场方面的缺陷并缩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技能差距。创新已成为各国拼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以创新助力合作

10年来,中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向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行列迈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研队伍,研发支出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

创新崛起:中国3个“科技集群”入列世界前5 - 天天要闻

2022年12月9日拍摄的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全球首家用户东航的仪式现场。来源:新华社

与此同时,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2023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的4.9万家增加至33万家,增长5.7倍。2021年有683家企业进入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榜单,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领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不断崭露头角。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品牌。中国的企业在不断适应潮流,加快变革中实现成长。通过创新实现规模扩大和经济增长成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保持生存的关键。

正是在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创新方面不断实现成果落地,并在国际排名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在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从2021年的12位升至全球第11位,实现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中首位。

更值得期待的是,在合作共赢的理念下,中国一直是科技开放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目前,中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6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在扶贫、新冠肺炎、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等领域与多国开展合作。例如,中国加快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成立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推动建立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等。中国加快与其他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分享水稻种植技术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贡献力量并推动新能源技术合作为应对气候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针对中国的创新发展,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称,中国加快创新发展,对中国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对世界有利。中国以创新带动自身发展,并不断惠及国际社会。

九派新闻记者 杨楚楚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