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2023年04月04日18:12:02 科学 1594

乘客们请注意:您本次乘坐的凌云人星辰大海2023次航班,即将在风影街272号起飞,请出示登机牌,开启太空游的全新征程吧!

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 天天要闻

瞧!两位宇航员正在为同学们派发杭州市文海凌云小学首届科技节的专属太空票。拿上太空票,登上太空舱,让我们一起向着星辰大海出发吧!

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 天天要闻

为了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对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贯彻“让每一朵云为梦想涌动”的办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验丰富的校园生活,在科技节中动手动脑,展现奇思妙想。2023年4月3日,杭州市文海凌云小学举办了以“童心探科学,畅想科技梦”为主题的首届梦想科技节开幕式。

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 天天要闻

在庄重的升旗仪式结束之后,杭州市文海凌云小学首届梦想科技节在吴斌校长的期望声中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活动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快来跟随镜头一探究竟吧!

饱览科技实验秀

呈表演激发探索欲

无人机在空中变换着阵型,如同无数支画笔在空中画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无人机把天空当成了舞台,露出“弹跳飞行”练习、“全向翻滚”练习等各式各样的飞行姿态,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无人机让梦想“飞”起来。

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 天天要闻

水火箭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压缩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适逢暖春,少年梦迎春启航,以“水火箭”为马,心存苍穹,“箭”指远方。

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 天天要闻

整齐划一的动作,灵活多变的姿势,旋转、滑动、下蹲......各种动作将使你大开眼界,一场精彩酷炫的“科技表演”,震撼来袭!

科学老师们还为同学们展示了科学实验,为每一个热情激昂的同学送上了“干冰仙境”。随着蒸腾而上的仙境般的雾气萦绕在操场上方时,同学们仿佛都成为了腾云驾雾的各位神仙,神气极了!

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 天天要闻

参观科技展览馆

卓越成就荡起爱国情

从古至今,从屹立东方、改革开放到走向复兴再到现如今各个阶段,中国科技在核武器、人造卫生与深空探测技术、杂交水稻核潜艇事业、互联网发展等各个科技领域都取得了关键性成就。

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 天天要闻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创新精神让古代科技焕发活力;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试爆,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在我国培育成功;2003年,神舟五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飞入太空第一人......同学们跟随着科技时空隧道,了解着中国在那一年发生的卓越关键事件,深深沉浸在这一条富有时代气息的科技展览长廊中。每一个点位都记录着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每一位同学都在默默体会那一幕幕令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的时代场景,以此纪念那些曾经为共和国科技远景绘制蓝图的决策者。

尽享科技体验区

身临其境呐喊助威

穿着大脚鞋,同学们犹如在太空中漫步,一步一个脚印,踩出了凌云人的坚韧;五人一组,乘上航天飞船,展示出小小凌云人的团结;扛着航天模型,奔走在草地上,这是凌云人的力量;跨越翻滚过一个个跨栏,星际穿越,这是凌云人的速度。

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 天天要闻

玩转科学实验区

科学挑战互动共学

我们观察到盆中的水随着手的作用形成一层一层的波澜。原来是当盆外产生摩擦会产生圆形振源。振波在水中传播,互相干涉,使能量叠加起来,与盆壁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

神奇的电力反应,让我们一起感受电的力量。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使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一排排的气球在激光笔的作用下,先后爆炸。根据“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物体受激光照射后会大幅度降温,最大降温可降到绝对接近零度,气球被激光照射后,温度迅速下降到超低温。

太空奇缘、时空隧道,学校科技节燃情梦想舞台 - 天天要闻

机器竞舞圆梦,科创争掀蓬勃风。舞林高手机器人队踩着律动的音乐,舞动着灵活的四肢,掀起新一轮科创高潮。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不由得地也跟着机器人舞动了起来!

聚焦科学纪录片

深入走进科学大门

科学记录片展现着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刻画着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真实又那么有代入感。通过生动的影像,不动声色地就把人文、历史、地理、自然、艺术等学科知识呈现出来。一年级小朋友们便积极参与了纪录片的观看,《创新的力量》点燃创新的新引擎,全面具体地呈现了一大批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纷纷加入科技体制改革的浪潮。《解码科技史》用微观世界解开了病毒的秘密,回顾了科技发展历程,聚焦重大科技发明和科学事件,讲述了生动的科学故事。

科学启迪智慧,科技创造未来。开幕式后,学校将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校园中体验科技的无限乐趣,感受科技的无穷魅力。希望文海凌云的孩子们以汗水与诚心攀援峭壁,在不断的求新思变中笃行致远,于不久将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动力,为壮志凌云的梦想增添一臂之力。每一次创新、每一次突破都源于心中那最初的梦想,只有心中始终有那么一朵云,始终紧紧跟着梦想的方向,必将循梦而行,向阳而生,光芒万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家使用 AI 模型发现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使用 AI 模型发现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科学家在宜居星球探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使用新开发的具有 99% 准确率的 AI 模型,科学家成功锁定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统。伯尔尼大学与瑞士国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NCCR PlanetS)的联合研究团队于 2025 年 4 月 9 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款机器学习模型,能够识别可能...
祈福英校《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问鼎世界发明金奖 - 天天要闻

祈福英校《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问鼎世界发明金奖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林亭 近日,第50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圆满收官。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参展的发明《低风速启动垂直风力发电装置》,在众多发明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国际发明展金奖,同时还获得了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颁发的杰出创新金奖。作为世界上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这场全球瞩目的发明盛会汇聚了...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 - 天天要闻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

近日,湖南邵阳新宁县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5月5日,新宁县林业局、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野生鸟类监测,在长湖河边的一处油菜田中,发现黄胸鹀种群,种群中有黄胸鹀雄鸟和雌鸟,它们在田间自由地飞翔、觅食,与近处油菜花田,远处绿水青山相互依存,构成了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
中央气象台: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 天天要闻

中央气象台: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7日,沙尘天气过程趋于结束,但内蒙古西北部、甘肃西部、新疆南部和东部、陕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具体预报如下: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7日,区域南部部分地区有浮尘天气。长三角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 天天要闻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豆科植物既能“热情招待”根瘤菌来获取氮肥,也能坚决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么让它能如此“有礼有节”地对待不同微生物?这个谜团的关键部分被上海科学家解开。昨天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 天天要闻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来源:本溪市统计局_林业新闻】鸭绿江口湿地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之上,是东亚水禽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鸻鹬类在本地区通过的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做好鸭绿江口湿地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这种轻巧灵活的设备无需传统的金属电极、导线和粘合凝胶,而是直接贴在头皮上,使长期监测更加轻松舒适。脑电图扫描是诊断癫痫、睡眠障碍和脑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