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2023年01月06日15:56:03 科学 1248

今年已是新冠病毒出现的第四个年头的开始,从目前的疫情形式来看,新冠并没有像当初的非典一样很快的消失,反而是卷土重来,增加了不少确诊人数。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流行变异株,由于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和低致病性,一些科研人员认为这可能预示着“疫情终结的开始”

一直以来,疫情始终牵动着全球人民的心,每个人都希望新冠病毒可以被彻底消灭,能够早日恢复以前平静的生活,那么,新冠到底何时才能结束呢?

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 天天要闻

对于冠病病毒会不会完全消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新冠病毒最终会逐渐消失

如果一种病毒杀死它所有的宿主,最终会在这个过程中杀死自己,所以病毒有一些进化压力,要通过变得更良性,最终逐渐消失。

再通过接种疫苗、注射追加剂以及可能在未来为新变种研发出新疫苗,来使病毒消失,我认为这是一个乐观的期待。

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 天天要闻

第二种: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冬季反复出现

冬季是冠状病毒的高发季,随着很多地方接种疫苗后实现全民免疫,感染人数或降至接近于零。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次新冠病毒的终结。它可能会像流感一样,每年都卷土重来

虽然现在被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的症状趋近于流感,但是建议大家能预防就预防,不要随意不戴口罩出门。

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 天天要闻

2023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从新冠病毒出现至今,何时会结束一直是人类所关注的话题,而对于这一问题,来自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了预测: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可能会在2023年底结束!

黄建平院士团队利用全球预测系统,引入了全球最新的疫情数据,针对国内外180个国家的疫情数据进行逐个建模,反复推演,其准确率高达90%以上,比较有可信度。

黄建平团队把他们30多年来在统计-动力气候预测的先进技术,与经典传染病模型结合,巧妙引入了温度、湿度、管控措施等可量化观测因素,对流行病学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如传染率、治愈率、死亡率等进行动态估计和修正,这大大提高了预测精度。

新冠疫情早已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问题,学术上提出的假设再合理,放到现实中未必完全适用。

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 天天要闻

为何新冠病毒难以消除?它在空气中可气存活多久

其一:病毒不断变异

目前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很有限,而且毒株不断变异,给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流行病学中,基本传染数(R0)是衡量病毒传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感染了一种传染病的人,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个体的平均人数

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 天天要闻

其二:把握不清发展形势

新冠病毒有大流行的特征,目前依然不停变异,究竟是往温和的方向发展,还是变得越来越恶毒,尚未可知。

其三:防疫工作变数大

防疫存在一定的变数,虽然大部分人对于防疫十分配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听指挥、不配合防疫的人,导致疫情防控存在疏漏,使病毒进一步扩大传播。

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 天天要闻

新冠病毒在空气中能存活多久?

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要看具体的环境。

一般在干燥和日光下的环境中,大概存活2-3小时,尤其在紫外线下不可能存活两小时,因此可以用紫外线消毒

如果处于56度以上的高温中,新冠病毒只能存活30分钟,之后就会被全部杀灭。

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 天天要闻

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我们还能“动态清零”吗?

新冠病毒通过不断变异,在不同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分身”:阿尔法Alpha、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

而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奥密克戎,有研究发现,如果有2种或2种以上已被证实的病毒变异同时感染一个人时,可能产生毒上加毒的重组变体。

说到“动态清零”,就有必要做出强调了。很多人认为“动态清零”就是等于“零感染”,可事实并非如此,“动态清零”本质上是追求发现一处疫情,争取尽快扑灭,不让疫情有“绝地反击”的机会,讲究的是社会自由活动中的人没有感染者。

其实动态清零也是目前面对新冠疫情的最佳选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大众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并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 天天要闻

阅读延伸——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免疫力呢?

1、饮食

要健康饮食,营养要均衡,食物要多样化,多吃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吃富含蛋白质的各种肉类、海产品、牛奶等,上述物质可以影响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力。

2023年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能否结束?中科院院士做出了预测! - 天天要闻

2、运动

运动是最好的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同时运动也是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一个好方法,日常要坚持每天至少做半个小时的运动,可以选择长跑,游戏,散步,做体操,也可以打篮球,足球,或者一些其它的球类的运动。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