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行星到底存不存在?科学家新发现的一颗行星引起了广泛讨论

2022年12月24日22:13:02 科学 1832

在近10年发现的天体中,有哪些天体特别罕见呢?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那些宇宙中特殊的天体。

J1407b星

这颗行星的恒星名字特别复杂,叫“1swasp j140747.93 - 394542.6”,为了简单记忆,我们把它称之为“J1407”。

这颗行星到底存不存在?科学家新发现的一颗行星引起了广泛讨论 - 天天要闻

J1407是一颗光谱类型为K型恒星,年龄在1600万年以下,是一颗非常年轻的恒星。从地球的方向寻找这颗恒星,它位于半人马座的方向,距离464光年。

因为距离太远了,而且也特别暗,所以我们只能用望远镜观察。

最近,这颗恒星开始发光了。保守估计,在10亿年之后,这颗恒星会变得更加耀眼。到那时候,它的光谱类型将会转变为F型或G型,成为与太阳相似的恒星。

这颗恒星的质量是太阳的0.9倍左右,还是很有潜力成为太阳这样的恒星的。

在宇宙中,像J1407这样的恒星并不是那么稀有。只是它比较年轻,才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因为研究这样的恒星,对于深入了解太阳在45亿年前是怎样演变的非常有帮助,甚至可以解开太阳系的许多谜题。

比它有趣得多的是J1407中唯一的行星J1407b,这颗行星是在2012年调查主星数年的光度数据时被发现的。

这颗行星到底存不存在?科学家新发现的一颗行星引起了广泛讨论 - 天天要闻

在发现J1407的5年前,人们观测到了J1407持续的光衰减现象。科学家们推测,这种光减弱很可能是由大型行星的凌日现象引起的。于是科学家们用“中转法”发现了这颗行星。

其实宇宙中的很多行星都是用“中转法”发现的。

科学家们发现这是一颗强化版的土星,因为它的质量是木星的20倍,木星已经是非常大的行星了,这颗行星居然是木星的20倍,那得是个多么巨大的行星啊。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这颗行星有多大,科学家们把J1407b分解开来,足足有6356个地球那么大。严格来说,如此大质量的天体已经不是行星了,很有可能是褐矮星

褐矮星是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间的“中间型”天体。棕矮星有足够的质量在内部开始核融合反应,但是质量不足以进行完全的反应。

科学家们一直在讨论褐矮星应该归为恒星的行列还是行星的行列,又或者说专门为他设立一个独特的名称。

这颗行星到底存不存在?科学家新发现的一颗行星引起了广泛讨论 - 天天要闻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颗行星还没有表现出褐矮星的核聚变反应,所以科学家们暂且把它放在了行星的行列。

为什么前面我们说这是强化版的土星呢?是因为这颗行星上也有一个巨大的圆环。

这个圆环的总质量和地球差不多,半径约为9000万千米,相当于土星环的640倍,比太阳到金星的距离只少了1800万公里。

所以我们才说,J1407b是“土星的加强版”。

不过与土星的圆环不同的是,科学家们在这个大圆环上发现了一些“缝隙”,最大的缝隙位于距离行星6100万千米的地方。

科学家推测,这里很有可能有一颗正在运行的行星,大小跟地球差不多,是它把这个圆环给隔开了。

但是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并不知道,这么行星存在很多的谜团,这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这颗行星到底存不存在?科学家新发现的一颗行星引起了广泛讨论 - 天天要闻

这颗行星围绕主星的公转轨道十分特殊,是一个非常偏的轨道。并且科学家们估算它的公转周期在3.5年到14年之间。

这样看来,这颗行星并不是从星系内部诞生的,而是被恒星捕获的。因为像这颗行星这样远离主星且轨道稍偏的行星,是不可能诞生在星系中的。

太阳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海王星唯一的行星海卫一就是如此。

海卫一就是被海王星捕获的天体,据推测,它只在海王星周围留下了几颗小型的“石头”,把其他大型卫星全部驱散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J1407b的环的轨道应该会变得不稳定。而且,由于重力的急剧下降,圆环应该很快就会消失。

科学家们构建了行星、恒星和圆环之间的数理模型,成功解开了这个谜团。

结果显示,如果让圆环更稳定的话,那么晚圆环的旋转方向必须与这颗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才可以。

这颗行星到底存不存在?科学家新发现的一颗行星引起了广泛讨论 - 天天要闻

其实在太阳系中,每一颗大行星都有环,只是都看不见,只有土星的环最大最华丽。

其他行星的环都是由细小的“小石子”和“碎片”组成的,它们诞生的时间太短,且较为分散,所以无法形成新的小行星。

最近,有科学家认为J1407b这颗行星并不存在,他们认为这颗行星的恒星,只是一颗亮度偶尔会改变的变星而已。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这么认为,大部分的科学家还是认为它的恒星与变星是有很大区别的。

作者:小阿部 校稿:川川

#我在头条做科普#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