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陈证实,疼痛和瘙痒确实是两种不同的感觉。通过对老鼠的研究,陈发现一类突变基因可以使老鼠脊髓神经中一种叫做“GRPR”的蛋白质失活。这种蛋白质可以保证皮肤中特定神经元的神经信号能够持续传递,最终到达大脑。然而,在突变小鼠中,这种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
冯发现,变异老鼠能够正常感知疼痛。当科学家用针尖刺突变小鼠的爪子时,它们的反应和普通小鼠一样,都尽量远离针尖。但是,当科学家用一种会引起瘙痒的化学物质涂在突变小鼠身上时,这些小鼠几乎没有反应。
这种突变无法感知小鼠的瘙痒,因为瘙痒信号必须由脊髓中含有GRPR蛋白的神经元传导。但突变小鼠仍能感知疼痛,说明疼痛信号的传递途径与瘙痒信号不同。换句话说,痛和痒是两种感觉。
虽然疼痛信号和瘙痒信号是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的,但它们到达大脑时,其实功能是一样的。这两种神经信号都起到了报警的作用,告诉大脑这里有异物或者危险,让我们迅速做出反应。因此,瘙痒和疼痛与其他感觉截然不同。
如果你的手接触到柔软的刀刃,触觉会被感觉神经记录下来。几乎同时,感觉神经向大脑的感觉中枢发送神经信号。然后,除非大脑额叶认为身体应该以特定的方式做出反应,否则我们什么都不会做。但是,如果你的手在刷树叶的时候碰到了带刺的荨麻,瘙痒的神经会立刻被激活,并向大脑发送神经信号。当这些信号到达大脑时,大脑会做出一系列反应。
首先,大脑的感觉中枢识别神经信号,产生瘙痒。然后,瘙痒感会传到额叶。然而,在额叶感知到瘙痒并命令身体做出反应之前,瘙痒的神经已经在影响你的大脑了——我们的情绪会恶化,压力水平会上升,我们会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去挠痒痒,试图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和疼痛一样,瘙痒的目的是让我们不自觉地快速把手从荨麻上移开,从而减少皮肤发红、起水泡的概率。当然,这种不适也可以让我们以后远离荨麻。
(文章摘自《奇点科学》 2023杂志征订 科普杂志 http://www.zazhipu.com/20273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