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2025年04月13日11:43:03 科学 1707

前言

核战这个词听起来挺吓人的,谁也不希望真碰上这种事,可现实是,国际局势有时候不太平,核武器的阴影一直没散去。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警报拉响,留给咱们的时间可能就20分钟。

这不是开玩笑,14亿国人真得有点准备。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核战为啥只给20分钟?

在现代战争的恐怖阴影下,洲际导弹能达到20马赫的超高速度,一旦发射,只需20分钟左右就能跨越千山万水,精准命中目标。

而当敌方洲际导弹发射的那一刻,预警系统会迅速拉响警报。

可别以为警报响起你就有大把时间准备,从预警系统确认目标,再到向大众发布警报,留给我们的时间,仅仅只剩15到18分钟了。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这15到18分钟,就是生死时速,是决定你能否在核战中存活下来的黄金自救时间。

核弹降落之后,能在瞬间将5公里范围内的一切事物气化,仿佛它们从未在这世上存在过。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而它产生的冲击波,更是如同咆哮的巨兽,能横扫20公里,沿途的建筑、生命,都会被无情地摧毁、吞噬。

不过面对如此残酷的核爆,咱们国家早有准备。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对峙时期,为了应对潜在的核威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开启了一场浩大的“地下长城”修建工程,如今,全国现存8.6万处这样的防核设施。

而且城市中的地铁站,在核战爆发时,成为人们的安全庇护所。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黄土高原,那连绵起伏的山脉就像天然的屏障,经过科学研究发现,这里的土壤对辐射的屏蔽效果,比混凝土还要强30%。

新建小区的人防标准地下车库,也不容小觑,能抗住5000吨TNT当量的爆炸冲击。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就连银行金库,都有着军用级别的钢板防护,还有独立通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御核爆冲击和辐射。

而且,国家储备粮相当充足,足够14亿人吃上一年半,就算核战爆发,在食物方面也能给大家兜底。

但真到了核战时刻,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利用这仅有的20分钟进行自救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讲讲。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20分钟内的关键自救步骤

这宝贵的20分钟,每一秒都重如泰山,分秒必争才能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0-5分钟,赶紧抓起这3样关键东西。首先是水,按照每人4L的标准,找密封容器装好,别小瞧这水,核爆后,水源大概率被污染,干净的饮用水就是生命之源。

接着,准备3天量的肉罐头,它能量高、易储存,能在关键时刻给你补充体力。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还有老年机和收音机,别觉得它们不够智能,关键时刻,老年机信号稳定,能在基站受影响时尝试拨打电话。

收音机则能帮你接收外界的应急广播,获取重要信息,了解救援动向。

5-10分钟,迅速做好防护,找件雨衣,没有雨衣用塑料袋也行,把自己裹起来,再用胶带仔细封好袖口、领口,别让放射性尘埃有可乘之机。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口罩可不能马虎,用湿毛巾叠成3层捂住口鼻,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过滤空气中的放射性颗粒,虽说比不上专业防护装备,但总比啥都没有强。

要是有帽子、手套,也一并戴上,尽可能包裹住全身皮肤,减少暴露。

10-15分钟,规划逃生路线,这时候,得远离那些危险区域,像玻璃幕墙大厦,核爆冲击波袭来,玻璃会变成无数伤人的暗器。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加油站和化工厂更得躲着走,一旦被波及,引发爆炸,那就是雪上加霜。

尽量选择道路宽敞、没有过多障碍物的路线,往地下掩体、地铁站或者坚固的建筑物方向跑,要是对周边环境不熟,打开手机地图,找找附近的人防工程位置。

15-20分钟,赶紧冲进掩体,找到掩体后,别急着松口气,先用身体抵住门缝,防止放射性尘埃随着气流飘进来。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手机调至飞行模式,减少电量消耗,还能避免电磁干扰,要是身边有重物,比如桌椅,搬来堵住门口,加固掩体。

在掩体里,保持安静,保存体力,等待外界救援信息,可核爆之后,危险并未完全解除,接下来的日子,又该如何在这片充满危机的土地上生存呢?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核爆结束后如何生存

长期呆在呆着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应该出去寻找一些自救的资源,不过外面要是有着核辐射的话,我们也应该去做一些对应的措施。

先说空气防护,核爆后的空气中,弥漫着大量放射性尘埃和有害粒子,直接吸入,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咱们可以利用活性炭和湿毛巾,自制一个简易滤毒罐,把活性炭碾碎,装进一个透气性好的布袋里,比如旧袜子,再用多层湿毛巾包裹住布袋。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这样,呼吸时,湿毛巾能过滤大颗粒尘埃,活性炭则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为呼吸道筑起一道防线。

水源净化同样刻不容缓,核爆后,大部分地表水都可能被污染,而干净的水源是生存的必需品。

疾控中心有个秘方,1瓶盖漂白粉就能净化1吨水,要是能找到漂白粉,按照比例加入水中,搅拌均匀,静置30分钟左右,等水变得清澈,就可以用来饮用、做饭了。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要是没有漂白粉,也可以把水煮沸,多煮一会儿,能杀灭部分细菌和病毒,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活性。

食物选择上,得讲究策略,优先吃鱼罐头,你可能想不到,鱼类在食物链中的位置相对较低,相比陆地动物,它们体内的辐射残留要低90%。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在物资匮乏的核爆后,鱼罐头既能补充优质蛋白质,又相对安全。

除了鱼罐头,那些密封包装的干粮,像压缩饼干、快速面,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包装没破损,就能放心食用。

尽量别碰那些露天放置、可能被放射性尘埃污染的食物,像街边树上的水果、地里的蔬菜,如果非要吃,一定要反复清洗,削去外皮。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还有个关键技能,得学会检测辐射,在没有专业辐射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咱们的手机就能派上用场。找块黑胶带,把手机摄像头贴严实,然后对着周围环境。

要是有伽马射线,手机屏幕上就会显示出白色噪点,噪点越多,说明辐射越强,通过这种简单方法,能大致判断所处环境的辐射情况,决定是否要尽快转移。

参考文献

人民资讯——2021-06-02《核战要是真的来临,14亿国人都应该知道的保命常识,生死20分钟》

如果发生核战,自救时间只有20分钟!14亿国人必须掌握的自救技巧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 天天要闻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现代餐饮业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触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其材质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以确保不会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 天天要闻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