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电力系统安全与控制,大电网智能优化调度,分布式智能系统理论、电力信息集成与网络化控制。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电网公司重大创新科技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资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发表的论文已被SCI和学术同行他引超过500次。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电力生产实际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曾祥君,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长期从事电网故障检测、保护、定位、隔离和恢复的自愈控制研究,提出了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阻抗优化调控及有源电压消弧原理、无整定保护技术、电网故障电压行波检测与定位技术,发明了系列装备并产业化推广应用,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重点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于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现任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江苏省钢桥结构安全与铺装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高速公路养护沥青与新材料研发中心主任。
吕松涛,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交通运输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学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公路学会“结构与材料数值计算”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交通院校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报》特约编辑,为“湖南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王磊,青年长江学者、现任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入选了交通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等人才计划;另外,还获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等个人荣誉。兼任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和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IABSE)会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1)桥梁智慧运维;(2)桥梁病害诊治;(3)工程安全风险防控;(4)工程中的不确定性量化。近年来主持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重点工程科技研发国际国内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包括《ACI Structural Journal》、《ASCE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SCE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Structural Safety》、《Engineering Structures》、《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国际国内权威期刊论文等的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杨洪明教授,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完成/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点国际合作、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面上、青年项目、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子课题等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等。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2篇;专著(含章节)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能源与交通协同优化、电力市场运营决策等。
姚宇,1982年出生现为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和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主要从事本科生“海岸动力学”和研究生“波浪理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工作。主持纵向课题12项(其中国自科课题3项),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