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雌螳螂要吃雄螳螂?一条蚯蚓切断后为什么会变成两条?

2022年06月28日01:34:12 科学 1806


为什么雌螳螂要吃雄螳螂?一条蚯蚓切断后为什么会变成两条? - 天天要闻

螳螂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曾跟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经过数亿年的进化中恐龙早已灭绝,而螳螂的生命一直延续到现在。这说明螳螂具有很顽强的生命力。成年螳螂身体雌性大雄性小,秋季是它们的繁殖季节,当螳螂交尾完成后雌螳螂就会用自己的前足将雄螳螂的头牢牢的钳住,然后一口一口将自己丈夫吃掉。那么雌螳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在自然环境中,雌螳螂生理上所需的蛋白质,只能依靠捕捉的小昆虫远远不够。雌螳螂为了产出饱满的卵,培育出健康的后代,至少要吃掉四五只雄螳螂才能满足所需要的养分。而且雄螳螂产完卵后也会精疲力竭而死。所以不管是雌螳螂还是雄螳螂,都要为下一代而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雌螳螂要吃雄螳螂?一条蚯蚓切断后为什么会变成两条? - 天天要闻

一条蚯蚓切断后为什么会变成两条?

蚯蚓是很常见的动物,它在泥土里钻来钻去,疏松土壤,是我们的好朋友。从分类上说,蚯蚓是一种低等的环节动物。它有头有尾,还有口腔、胃、肠等器官、整个身体像一根两头尖的螺纹管。蚯蚓的身体被切成两段,过几天就会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这是因为蚯蚓切成两段后切口上的肌肉会一边收缩,一边形成新的细胞团将伤口闭合。同时,体内一部分未分化的细胞快速赶来增援,与新的细胞团一起形成再生芽,身体里的内脏器官、神经系统以及血管等细胞组织通过大量的分裂繁殖。迅速地向再生芽里生长,过不了多久,缺少的一头的一段就长出了新头。缺少尾巴的一段长出新尾巴。这个叫“再生”蚯蚓是夜行性动物,夏天晚上八点到凌晨四点是他们出行的高峰期。需要注意的是蚯蚓并没有眼睛和耳朵,身体表皮的许多细胞使它们能感受到地震、噪音、光亮和黑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纤维电池技术新突破: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 天天要闻

纤维电池技术新突破: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手机可放在编织有纤维电池的织物上充电。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一件柔软透气的衣服,不仅可以储存能量,还能便捷地为手机、手表等随身电子设备供电。这一曾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已经变成了现实。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 天天要闻

翱翔吧!获救猛禽将在佛慧山重新飞向蓝天 | 生物多样性日

《济南时报》5月20日报道 由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的2024年济南市“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将于5月22日在佛慧山广场举行。活动当天,两只被救助的猛禽——苍鹰、大鵟(kuáng)将在这里被放归大自然。 猛禽飞来佛慧山 “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和鸮形目中的所有鸟类的总称,指凶猛的掠食性鸟类。”...
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选 - 天天要闻

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选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在上周末的第三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20种入选图书,其中“科学人文”子书单8种,“科学生活”子书单8种,“科学少年”子书单4种。新一期“新发现·科普书单”的评选范围是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出版的科普新品。经过16位初评专家和7位终评专家的认真评审,最终《...
极强地磁暴带来多彩极光是怎样产生的? - 天天要闻

极强地磁暴带来多彩极光是怎样产生的?

前几天,新疆阿勒泰等地观测到了极光现象,而我们以往听说的极光,往往是在南北极或者纬度很高的地方才有。那么这次极强地磁暴带来的极光与通常极地出现的极光有什么不同呢?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这次的极光现象进行了分析。画面里的极光视频,是5月11日凌晨,摄影和天文爱好者在新疆阿勒泰天文台拍摄...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 天天要闻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谢尔盖·克里卡廖夫,这位前苏联宇航员的传奇经历,无疑是人类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太空生涯跨越了苏联和俄罗斯两个时代,见证了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新篇章。克里卡廖夫不仅以其卓越的航天技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宇航员们心中的楷模。
广东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广东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

5月19日,以“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林业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目前广东在全省同步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各地通过开展生态徒步行、野生动植物标本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画...
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学科与AI技术的合作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18日举行的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暨首届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上,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人工智能专家围绕AI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的融合运用展开对话。 左一到左五分别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执行负责人杨燕青,中国...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AI“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人仅限于人类 - 天天要闻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AI“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人仅限于人类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据 NHK 报道,当地时间周五,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就 AI“发明”的设备是否能获得专利一事作出裁决 —— 以“发明人必须是人类”为由,裁定不为其授予专利。据报道,居住在美国的原告为人工智能自主发明的设备申请专利,发明人的名字却是“自主发明本产品的人工智能 DABUS”。早在三年前,专利局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