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丨研究揭示作物磷-铁养分拮抗的信号转导机制

2021年10月14日11:53:02 科学 1564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创新团队揭示了作物磷-铁养分拮抗的信号转导机制,为黄红壤农田磷铁养分协同高效利用的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科研进展丨研究揭示作物磷-铁养分拮抗的信号转导机制 - 天天要闻

  据易可可研究员介绍,作物的优质高产离不开均衡的矿质养分摄入。但是,全球不同耕地的矿质养分含量差异巨大,大部分耕地存在严重的养分不均衡现象。例如,我国大面积黄红壤存在的一个典型养分缺陷问题就是磷-铁养分不均衡。这些土壤铁含量过高,可利用的磷含量低,易造成作物缺磷及铁毒害双重风险。因此,土壤磷-铁养分的不均衡严重制约作物的优质高产,同时也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磷养分信号中心调控因子(PHRs)和铁养分信号核心调控因子(HRZs)共同介导了磷-铁信号的互作过程。PHRs和HRZs通过相互抑制调控各自的蛋白和转录水平,以此来调控下游磷饥饿响应基因和铁饥饿响应基因的表达,从而应对土壤不同的磷-铁养分供应变化,以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求。进一步研究发现,PHRs-HRZs组成分子调控模块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也是存在的,由此推测这种相互抑制的分子模块可能在植物中普遍存在。该研究为通过分子育种的手段解决我国黄红壤耕地磷-铁养分不均衡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项目、中国农科院青年英才项目等项目资助。(通讯员 金云翔)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