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诺奖:2021年诺奖得主告诉你,最低工资法真的很有必要

2021年10月11日22:41:03 科学 1170

白话聊诺奖:2021年诺奖得主告诉你,最低工资法真的很有必要 - 天天要闻

那么,卡德究竟研究了些什么呢?其实他的研究对你我都十分相关,他证实了最低工资法对经济是非常帮助的。

西方经济学者一直以来都困惑于一个事实,那就是西方国家为什么每隔几年都会进入一轮经济危机?这个问题的解答有多个流派,不过目前相对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劳动经济学的解释。

由于在经济增长当中,自由市场会更倾向于将红利分配到资本方,也就是说企业的盈利更多流向了资本家和股东,而并不是劳动者。最终,这使得广大的劳动阶层收入和消费不能够支持日渐增长的经济和物价,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

以美国为例,在过去40年的经济增长当中,工人的薪资增长远远不如经济增速,这可能是美国不停出现经济危机的最根本原因。

白话聊诺奖:2021年诺奖得主告诉你,最低工资法真的很有必要 - 天天要闻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设立最低工资法,中国就是依靠这样的方法完成收入的均衡分配,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对连续的。

但是这个途径却在经济学界引发了争论,比如中国经济学家张五常就提出异议,认为最低工资法会使企业方雇佣工人的意愿下降,最终让就业市场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将这样的异议证伪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好在卡德设计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实证性经济实验。

白话聊诺奖:2021年诺奖得主告诉你,最低工资法真的很有必要 - 天天要闻


通过这个实验卡德证明设立最低工资的限制,不但没有损害低收入就业群体的就业,反而还在抬高了低收入群体的薪资同时,间接提高了在最低工资线以上收入的人群薪资,是一项有利于经济分配重新平衡和反过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措施。

而202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卡德也证明,卡德的研究是一项真正有利于人类经济理论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不过对于崇尚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理论对他们真的有用吗?

西方经济学者仍然最崇尚的还是涓滴经济学,希望通过社会分配更加倾向于富人来帮助整体经济增长,但是通过这许多年的实践,我们知道涓滴经济学最终的结果只是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目前美国前1%的富人阶级掌握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中产阶级掌握财富的总和。

白话聊诺奖:2021年诺奖得主告诉你,最低工资法真的很有必要 - 天天要闻

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任用了劳动分配的专家耶伦,希望可以通过加税等措施重新平衡美国的收入分配,但是即便是加税措施,也很难在美国的两党之间获得通过。

而且要知道,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服务的机构是直接从富人阶层获得的捐赠和经费,要这些机构得出有利于穷人阶级的成果,恐怕是与虎谋皮。

真正能够实践卡德理论,贯彻最低工资法的国家,可能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了,这样才能够真正保障平民阶层的利益,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白话聊诺奖:2021年诺奖得主告诉你,最低工资法真的很有必要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 天天要闻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5日讯“淘淘”20 岁啦!7月5日,世界第一头人工环境下出生的长江江豚“淘淘”迎来20岁生日。从“淘淘”出生到家族发展至5头,在一代代科研人员努力下,长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种,为这一濒危物种的未来带来希望。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 天天要闻

飞机不死,它只是坠落

献给003号坠机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摄山里的纪念仪式简简单单,从山下带上来的一束白玫瑰,分给王健、杨立群和其他队员,在曾经因飞机坠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们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洁白,山林翠绿,经过80年的自然修复,那个“巨坑”已经宛如平地,难以辨认。巨坑近旁,山势陡然下陷,形成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