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2021年05月12日23:03:10 科学 1473

近日,湖南、湖北、江西等全国多省地区出现雷雨天气,虽说打雷年年有,但几乎年年都有新“惊喜”。

比如今年有这样的。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武汉长江大桥末日灾难片既视感 图源知乎@basic13

还有这样的。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长沙夜空中的闪电

以及这样的。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因为场景实在过于玄幻,所以不少人调侃是不是有哪位道友在此渡劫?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渡劫”。

怎样才能引来“雷劫”?

闪电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一般来说,大多数闪电都产自于雷雨云中,其大小也在数百米到几千米不等。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孕育闪电的雷雨云简单来说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会带来打雷下雨的积雨云。由于地面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热量要远高于空气,因此地面的温度无疑会比空气更高,到了夏季,这种升温就更加明显。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热到模糊

随着地面温度升高,近地面的大气温度也会随之升高,而气体受热后必然会变膨胀,同时密度变小,所以下方的热空气就会往上升;但上方空气的密度相对来说就较大,因此就会往下沉。

上升气流下沉气流如同两支狭路相逢的部队,势要拼个你死我活。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但当两军短兵相接时,由于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压强降低,同时失去了地面热源,会被下沉气流裹挟的冷空气逐渐蚕食。于是上升气流中的水汽会发生凝结并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后,就变成了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而在两股气流形成的强对流过程中,由于大地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云中原本随机分布的正负电荷会呈现出有序排列的结构,形成许多正电荷负电荷区。当雷雨云中的电场强度已经达到了足够击穿大气的强度,便会产生“闪电”。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所有“道友”们明白了吧,想要引来“雷劫”,首先自身功力必须修炼到能将某一区域的空气持续加热,同时还能扰动天上的气流

气修难度已经如此之高,那么可以预见,能以肉身引来“雷劫”的大能当真恐(老)(倒)(霉)(蛋)了。

什么闪电可用来“渡劫”

闪电还是很好区分的,主要可分为两种:云闪地闪

云闪稍微复杂点,包括了云内闪云间闪云—空气闪,不过也不难理解,就是指在云体中云与云之间发生的正负电荷的放电过程,说白了,这些闪电就是在天上自个儿玩过家家,不会理睬下界的凡人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而地闪是指发生在云体与地面之间的对地放电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只有不到1S的时间,但地闪产生的峰值电流最高可达到十几万安培,对地面物体将造成巨大破坏。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很显然,地闪无疑是需要渡劫“道友”的不二之选。那么如何赶到地闪发生现场就很关键了。在这里,我教给大家一个粗略的方法:听声测距

在闪电产生后,原本属于绝缘体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且由于高温会在短时间内变成了等离子态,这样电流就能在空气中形成一道电弧,与此同时,闪电释放的能量会使周围的空气快速膨胀和压缩,震动发出响声,所以我们才能在闪电后听到雷声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而大家都知道,闪电是以光速传播的,雷声的传播速度只有340m/s,那么我们能从两者的时间差来判断自己与闪电发生地之间的距离。

比如在看到闪电后大约3s后才听到雷声,可以推测距离大约为1km。如果此时有行动力较强的“道友”,及时赶过去说不定还能吃上几发热乎的(凡人已经跑得远远的了)

最后说回来,到底有没有成功“渡劫”的道友呢?很遗憾,暂时还没有。但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因闪电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了1万人,全都属于肉身“渡劫”,毫无例外,没有一名“道友”像玄幻小说或电影中所描述的,经雷劈后洗髓伐骨拥有超能力。

多地开启电闪雷鸣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 天天要闻

被闪电劈中的树 树:我裂开了

只有肉体凡胎的同学们,在遇到雷雨天气时,如果正在室内,最好不要乱跑了,毕竟现在大多数建筑物都有防雷装置保护;

而在室外的同学切勿待在树下、电线杆、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旁,应尽快躲到附近建筑物内,如果短时间内找不到避雷场所,应该尽量找地势低的地方,降低重心并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桓台:科技攻“尖”催生发展新动能 - 天天要闻

桓台:科技攻“尖”催生发展新动能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赵希翔今年以来,桓台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合优势资源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批新工艺、新产线、新产品加速落地,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助推县域经济跑出加速度。
热带气旋或将生成 海南将迎强风雨天气 - 天天要闻

热带气旋或将生成 海南将迎强风雨天气

记者21日上午从海南省气象台了解到,预计24日前后海南岛东南部近海将有热带气旋生成,生成后快速趋向海南岛东南部沿海一带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23日夜间至26日白天,海南岛及周边近海将有一次强风雨天气过程。高温天气明显缓解。23日夜间至26日白天,受热带气旋影响,海南岛大部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最高气...
印度一花豹每晚与母牛“相会”到天亮才离开,公牛吓得直发抖 - 天天要闻

印度一花豹每晚与母牛“相会”到天亮才离开,公牛吓得直发抖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综述2002年,印度的一个小村庄,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奇异故事。一只凶猛的花豹却选择了与一头母牛亲密相处,每晚准时前来“相会”,直到天亮
今日夏至!蝉鸣声四起 荷香飘满塘 - 天天要闻

今日夏至!蝉鸣声四起 荷香飘满塘

闽南网6月21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洪泓塬 文/图)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此时节,蝉鸣声声,荷花别样红,予人无限回味。“夏”,长大的意思,“至”,为事物发展到极致,相当于“最”。
保定市科技成果对接推进大会暨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保定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 - 天天要闻

保定市科技成果对接推进大会暨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保定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

保定市科技成果对接推进大会暨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保定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杨柏龄致辞 闫继红等揭牌并讲话保定日报讯(记者邱恩宇 卢雪竹)6月20日,保定市科技成果对接推进大会暨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保定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执行主任...
100%有效性,吉利德艾滋病预防药物取得惊人实验结果,公司股价涨超8% - 天天要闻

100%有效性,吉利德艾滋病预防药物取得惊人实验结果,公司股价涨超8%

每经编辑:杜宇当地时间6月20日,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科学在官网宣布,其研发的“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在预防艾滋病毒方面显示出了100%的有效性。图片来源:吉利德科学公司官网最新公布结果的是一项名为“PURPOSE 1”的3期双盲随机研究试验,旨在评估Lenacapavir和Descovy对南非25个站点和乌干达3个站点的5300多...
今日夏至 | 盛夏始 万物长 - 天天要闻

今日夏至 | 盛夏始 万物长

【夏至晨光,唤醒盛夏梦境】晨曦初照,夏至轻启自然的金钥匙,白昼悠长,夜色匆匆。在这北半球日照最长的日子里,让第一缕阳光温柔唤醒你,带着满满的活力,迎接一年中最热烈的季节。【绿意盎然,万物并秀的盛宴】稻田泛金,林木葱郁,夏至时节,大地披上最浓烈的绿色。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生长的故事,每一抹翠绿都是...
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稳步向好 - 天天要闻

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稳步向好

我国持续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和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稳步向好光明日报记者 姚亚奇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3000余种,已定名昆虫13万种。如何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