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全球首款新冠DNA疫苗有望年内上市,RSV疫苗将进临床II期

2021年04月20日23:30:09 科学 1156

mRNA 疫苗的火热不言而喻。


和 mRNA 疫苗一样,DNA 疫苗也是一种核酸疫苗,此类疫苗仅需要病毒的序列就可以进行研发。在注射疫苗后,人类的细胞就会通过这些片段来产生该病毒的对应部分蛋白,进而激发免疫反应。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各大制药公司摩拳擦掌。目前,已有 Moderna、辉瑞/BioNTech 的 mRNA 疫苗上市,但并没有获批上市的针对人的 DNA 疫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中,仅有大约 13% 是 DNA 疫苗。


此前,艾棣维欣申报了全球首款新冠 DNA 疫苗进入临床,该疫苗也是全球首个在中美同时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 DNA 疫苗。就在前段时间,这家公司宣布完成了超 6600 万美元的交叉轮融资


新冠 DNA 疫苗临床试验预计年内完成。” 艾棣维欣生物制药战略总监刘晓雁博士告诉生辉。


专访 | 全球首款新冠DNA疫苗有望年内上市,RSV疫苗将进临床II期 - 天天要闻

图丨艾棣维欣生物制药战略总监刘晓雁博士(来源:受访者提供)


首款新冠 DNA 疫苗或将上市


疫苗在过去百年里不断发展,包括灭活疫苗、核酸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等,它们都拥有相同的目标:“模拟” 身体感染病毒,给免疫系统提供 “实弹演习”,当真正的病毒侵袭到来,希望免疫系统做好准备。


一些疫苗制造商用基因工程细胞制造特定的病毒蛋白,以帮助免疫系统对病毒最重要的部分进行识别。核酸疫苗则更进一步,只需要对 DNA 和 mRNA 中选定的病毒蛋白片段进行优化和编码,指导细胞生产病毒蛋白,诱发免疫反应。


相较于 mRNA 疫苗,DNA 疫苗能够在常温下储存,且 DNA 疫苗通过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表达系统非常的成熟,能够快速量产,工艺成熟成本低;而 mRNA 疫苗主要通过合成的方式生产,大规模合成难度相对比较大,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量产,成本较高。


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解决核酸疫苗的递送难题。现在,mRNA 疫苗制造公司用脂质纳米颗粒将庞大的 mRNA 分子导入细胞,DNA 疫苗生产商 INOVIO 公司通过开发电脉冲仪器将环状 DNA 片段导入细胞。


新冠发生之际,艾棣维欣就迅速和 INOVIO 达成了合作。艾棣维欣的创始人正是 DNA 疫苗的共同发明人王宾博士,他曾在美国主持过全球第一个 DNA 疫苗的临床试验。


专访 | 全球首款新冠DNA疫苗有望年内上市,RSV疫苗将进临床II期 - 天天要闻


“双方本身就有合作的关系,在疫情开始的时候,国内需要开发疫苗的需求非常迫切,由于前期已经有非常多的积累,所以我们决定开发 DNA 疫苗,它不仅速度快,制备简单,将来如果大量生产成本也低。” 刘晓雁告诉生辉。


凭借着独有的 DNA 疫苗技术平台,艾棣维欣先后完成了多轮融资和并购。有业内人士评价艾棣维欣是 “时势造就的英雄”。


对此,刘晓雁解释道,“公司受到关注主要是因为技术有应用价值,在新冠之前,大家对于新的疫苗技术认知有限,而艾棣维欣正好有一定的积累,在新发传染病爆发之后,能够快速反应,厚积薄发。”


目前,和 INOVIO 合作的新冠疫苗 II 期临床已经接近尾声,“在今年第二季度会启动 III 期试验,预计今年年内会完成所有临床试验。” 刘晓雁说道。


据此前公布的消息,艾棣维欣计划 2021 年内在中国具备生产 1 亿剂疫苗的产能。刘晓雁表示,“我们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加速产能的储备,艾棣维欣在去年就收购了苏州斯澳生物,后者具有大规模生产车间,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专门用于生产 DNA 疫苗,预计第一阶段能够生产 2000 万剂,第二阶段上亿剂。


专访 | 全球首款新冠DNA疫苗有望年内上市,RSV疫苗将进临床II期 - 天天要闻

(来源:受访者提供)


至于何时能够面向大众,刘晓雁认为,这取决于临床研究和监管审批进展。“预计下半年能够面向大众。


多项研究将获进展


2005 年,马西尼罗河病毒 DNA 疫苗在美国注册上市,成为全球第一个上市的 DNA 疫苗,并在美国成功挽救了上百万匹马的生命。随后,动物疫苗领域多个 DNA 疫苗相继问世。


但是针对人的 DNA 疫苗始终没有太大的突破。


对此,刘晓雁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全球并没有持续性的突发传染病,新技术没有用武之地。从新药开发的角度讲,大家会选择传统的、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新技术没有市场需求;mRNA 新冠疫苗上市之后,大家看到了这种技术的潜力,无论是开发速度还是有效性。DNA 疫苗也是一样。”


专访 | 全球首款新冠DNA疫苗有望年内上市,RSV疫苗将进临床II期 - 天天要闻

(来源:cignacmb.com)


在 WHO 公布的 DNA 疫苗临床试验中,有一半需要电转装置,不需要的则通过加强剂量来增强免疫反应。“我们的 DNA 新冠疫苗是 2 针,但我们也通过电转的方式递送,这样会让效率大幅提升。”


尽管在疫苗上市后,仍然需要电转装置辅助,但刘晓雁认为这不是问题,“每个接种点仅需要两台设备足矣,而且仪器的使用非常简单,接种点的工作人员经过两小时培训就可以掌握。”


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就曾表示,艾棣维欣新冠 DNA 疫苗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在构建 DNA 时,ODN(寡核苷酸)的设计使 DNA 疫苗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效果都很好;二是因为电转装置的应用,提升了 DNA 在人体的递送效率。


目前,艾棣维欣拥有上百人的团队,其中包括 40 多人的研发团队,在研产品还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疫苗、乙肝治疗性疫苗等。


专访 | 全球首款新冠DNA疫苗有望年内上市,RSV疫苗将进临床II期 - 天天要闻

(来源:受访者提供)


呼吸道合胞病毒会引发肺炎和支气管炎,在老人和儿童中很常见。在新冠发生之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整个医疗领域最受关注的疫苗品种,如果产品上市,市场年销售额大概有 50 亿美元。但之前使用传统疫苗开发的尝试都失败了。


最近十年,大家研究清楚了原因:疫苗打进人体后,引起了过强的 T 细胞免疫反应,造成了炎症。如何在诱导抗体的同时避免过强的免疫反应?这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我们通过新型佐剂诱导调节性 T 细胞,控制 T 细胞过强的炎症反应,并开发了重组蛋白疫苗,目前已经在澳大利亚完成了临床 I 期,今年第二季度也会启动临床 II 期。” 刘晓雁讲道。


艾棣维欣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公司。


据刘晓雁透露,乙肝治疗性疫苗也涉及到重组蛋白和新型佐剂系统,目前在临床前研发阶段,已经通过研究者发起的概念验证临床研究获得了比较积极的人体数据,“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申请 IND。


“未来,在推进管线进展之余,我们会利用重组蛋白与新佐剂和 DNA 疫苗等前沿技术,开发其他预防性以及治疗性疫苗,同时,也会推进产能方面的建设。”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医学家顾玉东逝世,享年87岁

5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著名医学家、教育家顾玉东院士逝世,享年87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党的十五大代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主任,《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国家卫生...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 天天要闻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在官方微博发布《告消费者书:关于近期网传“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严正声明》(下面简称声明)。声明称,针对所谓“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公司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公司所有产品研发生产全程严格...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 天天要闻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今天16时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5月24日18时不幸逝世,享年87岁。华山医院官网显示,顾玉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196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闻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淀山湖畔的金泽镇莲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进这里的全城最大水产养殖单体设施,在占地1万平方米的超级大棚内,8米直径的大水池一个接一个,犹如巨莲出水。从池中游弋的长江𫚔鱼、长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顾”的长江刀鱼,上海水产人正为传统意义上的“长江四鲜”保种保育、繁种扩种。然而,“...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 天天要闻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原创 杨怡 杨博士说心理 北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会现象,甚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应对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绍给你10个人类无法抗拒的心理学效应。每一个都发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复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 天天要闻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引言生命,无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迹。而蛋白质(proteins),正是构成生命大厦的无数微观建筑师。我们通常会将蛋白质想象成一个个静态的、结构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奥秘远不止于此——真正的蛋白质,更像是灵动万变的“变形金刚”!它们能够根据环境信号精确切换构象(conformational states),这种动态能力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