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秉魁副院长讲如何判定真假陨石

2021年03月10日13:21:12 科学 1972

收藏陨石自然比较关注陨石和迫切想了解陨石知识的情况,陨石专家专门也是煞费苦心为读者介绍了一些辨别陨石的知识和技巧。

陨石专家张宝林和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缪秉魁介绍,陨石收藏者要确认陨石的种类和成分需要科学鉴定,通常人们大多寄希望于权威鉴定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简单的检测手段可以初步确定真伪。

一般不专业的机构,没有陨石标本数据,也不懂得如何看数据,这才是导致盲目收藏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说目前陨石的锰含量没有超过0,4,而一些所谓的机构将锰矿称之为高锰陨石一说,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根本不懂科学,也根本不认识陨石。

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下,陨石表面熔融成了液体。后来由于低层浓密大气的阻挡,它的速度越来越慢,熔化的表面冷却下来,形成一层薄壳叫“熔壳”。熔壳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颜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壳冷却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也保留下来,叫“气印”。气印的样子很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如果一块石头表面既有“熔壳”又有“气印”。就会被人误认为就是陨石了。

而这些在地球火山喷发或者自然情况下也会形成,甚至很多人对陨石的熔壳气印导致误解误认的现象。

陨石在化学元素分析中,要明白一个道理,矿物在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下会经历高温矿物重组,相当于不专业的提炼,但一些较为熔的矿物质就会自然挥发,会留些微量或许少量的矿物元素

据目前国际陨石研究数据以及我国陨石数据化学分析而得知,陨石百分之九十八都含有镍的成分所在,不是以零点几作为基数而是与铁镍对比,需要专业研究人员方知比列。

最后:廖院长以及张教授提醒广大星友,收藏陨石最好还是找一些专业方面的人士去了解,切莫在网络世界中追寻真理。

湖南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鉴定陨石严格按照国际陨石数据库进行对比,对鉴定结果负法律责任。

缪秉魁副院长讲如何判定真假陨石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