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冻样胸腔积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困扰近三十年的问题

2021年02月16日19:45:02 科学 1606

来源:浙江急诊

作者:宗建平


有一种胸腔积液,苦于找不到原因,困扰我近三十年了。前不久,又遇到一例类似病例,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九例。


患者,男,87岁。入院前4天,在农田里劳动除草(喷洒“杀虫双”)时,出现右侧中外侧胸痛,疼痛较剧,难忍,无腰背部放射痛等其它不适,因为没法继续劳动,只得回家休息。


卧床1小时后,疼痛还是很明显,想去就诊,没想到刚站起来,一阵头晕,即刻倒在地上,家人见到急忙跑过去,怎么叫他都不应,患者面色苍白,牙关紧闭,大汗淋漓,连小便都失禁了,但无抽搐等。

家人立即叫了120急救车,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家人告诉医师可能是农药中毒,测了一个血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个指标),很低(4.67KU),但患者有高热(39.2℃),胸部CT两肺下叶渗出性改变,右侧胸腔积液。头颅CT及核磁共振:陈旧性脑梗塞。当地医师感到奇怪,农药中毒怎么会有高热、胸痛和胸腔积液,加上病情危重,转来我院。


到了我院,补充做了一些检查:炎症指标很高(超敏C反应蛋白 107.8 mg/L↑↑,白细胞数 11.0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5.5 %);血D—二聚体稍高(507.0ng/ml),血白蛋白浓度很低( 26.4(g/L↓);胆碱酯酶仅仅是稍稍有点低(2604U/L↓)。


因为有高热,先给抗生素抗炎(头胞哌酮舒巴坦针)和解热镇痛治疗,考虑到有农药接触史,虽然本院胆碱酯酶稍低,还是给患者用了一些解毒药(解磷定)。


患者有“高血压”史20年,最高血压220/110mmHg,平素血压控制还可以。1年前在宁波眼科医院行“右侧白内障术”,没有其它疾病史。


急诊以“脓毒症、肺炎、有机磷中毒”收入院。


住入院后检查发现:右季肋区有压痛,右侧呼吸音减低,语颤减弱,与胸部CT改变(胸腔有积液,胸膜增厚)一致;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主要问题还是胸部感染。


心脏、腹部、外周血管及四肢没有发现异常。


入院当日,为了查清楚胸腔积液的原因,当即行右侧胸腔穿刺术,共抽出淡红色胸水150ml。随即放置了胸腔引流管,先后引流出淡黄色胸水约1500ml。


将胸水送检胸水常规、生化、细菌真菌培养等检查。


胸水常规:李凡他试验阳性,红细胞计数 13000.0个/ul↑,白细胞计数100.0个/ul,中性粒细胞比例74.0 %;胸中蛋白含量很高(总蛋白40.8g/L,白蛋白20.6g/L,白球比值1.0);胸水生化检查:腺苷脱氨酶15.0(U/L ,葡萄糖4.8 mmol/L,乳酸脱氢酶491U/L;胸水中没有找到抗酸杆菌阴性。这些常规检查,既不像细菌感染,也不像结核性胸膜炎,更不像肿瘤或低蛋白血症心衰等引起的。


由于诊断不明,胸水又送了病原学基因检测。


经过几天抗炎治疗,患者体温一直波动在38~39度左右,但一直没有好转,前后改了几种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莫西沙星等)治疗,体温还是没有下降趋势。


但一种现象比较反常。超声提示胸腔积液很多,但胸腔引流管很少有液体引出,考虑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腔粘连造成引流不畅可能。为尽量减少患者胸水,减轻压迫性肺不张、保留患者肺功能,一周后改用粗的胸腔引流管,放置艾贝尔引流管,后使用针筒共抽出淡红色胸水200ml。操作过程顺利,抽出的胸水出现一种独特现象,胸水放置5分钟后,即凝成胶冻状。


这时胸水培养结果来了,提示革兰氏阳性球菌,又加了利奈唑胺治疗。


胸水基因检测出福赛氏杆菌、核粒梭形杆菌,为厌氧菌,有报道称核粒梭形杆菌可引起脓胸,停用莫西沙星,加用了甲硝唑针(0.5g克,一天三次,静脉治疗)。


除了改用了各种抗生素及支持治疗外,还想了其它各种办法。


患者胸膜腔粘连分隔,引流欠佳,血气提示氧分压较低,考虑胸腔粘连很明显,患者年龄越大,过度粘连会造成的限制性通气障碍,用尿激酶(10万单位)以减少胸膜腔包裹粘连。


结果引流还是不理想,改用胸管更粗胸腔引流管引流(型号为28Fr),引流出胸水还是不多。


根据多种病原学检查结果抗炎治疗无效,高热不退,胸腔积液迅速包裹粘连,胸水呈胶冻状。引流无效情况下,不得不让我又想到以往类似病例,最后都是采用胸膜剥离术得以治愈,所以再次请胸外会诊。


经过与家人反复商量(因为87岁高龄,手术风险很大),最后同意选择手术治疗。手术中发现:胸膜腔包裹粘连明显,胸水胶冻样改变。

胶冻样胸腔积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困扰近三十年的问题 - 天天要闻

胶冻样胸腔积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困扰近三十年的问题 - 天天要闻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胸膜腔疾病?我自己称这种为胶肿样积液性胸膜炎。类似的病例并不多见,几年可以遇到一例,近三十年来,我总共遇到了九例,至今找不到答案,找不出病因。


这类患者发病多在四十到五十岁,起病急,高热,迅速出现大量胸腔积液,胸水呈现胶状,胸膜迅速增厚;抽胸水或引流很困难,胸水中白细胞不高,但蛋白含量很高。如手术治疗打开胸腔时,看到胸腔积液是胶冻样,碰一下才碎,手术效果很好。本次是一位87岁老者,这样大年纪的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就是困扰我三十年的胸腔积液,谁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胶冻样胸腔积液?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个头虽小却气势满满,身着酷炫银蓝拼色套装,“E人”属性拉满频频转头挥手……最近,一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一群形态画风各异的“钢铁选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涌现着“萌萌哒”“太可爱了”的评价。...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近期各地进入升温通道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千万别捡!当地时间2024年3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沙丘海滩上的蓝色水母。数百万奇异的蓝色水母被冲上太平洋海岸的海滩↑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像龙一样盘旋,至少有“三条”。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 天天要闻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不像是风筝和鸟类,“像龙一样围着盘旋,至少有三条。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 天天要闻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中央气象台18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5月3日20时至4日20时,新疆南部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内蒙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一位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挑战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项式方程。多项式是涉及一个变量的幂方程,例如二次多项式:1+ 4x -- 3x2= 0 的这些方程式是数学和科学的基础,它们在数学和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