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2025年07月05日10:02:09 健康 1215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连续三个月每天凌晨三点醒,数绵羊数到天亮。”有多少人正在经历这样的夜晚?如今,一款国产新药或许能让这些人重拾好梦。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神经系统药物重大突破,失眠治疗进入新时代

近年来,中国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在失眠治疗上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神经系统类创新药物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近日成功上市

作为一款兼具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与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作用的新型药物,它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治疗领域的空白,更为广大失眠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失眠,这个看似“不是病”的问题,却困扰着中国超过3亿人。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指出,超六成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尤其是城市白领和老年人群体。

失眠不只是“睡不着”的简单问题,它可能是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前奏曲”。

“失眠不是病,失久了要命。”这句老话一点不假。长期睡眠障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提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医学界早已将失眠纳入慢性疾病管理体系,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药物机制独特,疗效显著,副作用更轻

阿戈美拉汀的成功上市,是我国医药创新的一次飞跃。它独特的作用机制让它在治疗失眠的同时,兼具抗抑郁效果,尤其适用于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所导致的顽固性失眠

这款药物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第一,激活大脑中的褪黑素受体,调节生物钟,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律,促进自然入睡。这一点尤为适合“睡眠节律紊乱型”患者,如常年倒班的人群或老年人。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第二,拮抗5-羟色胺2C受体,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双重机制让其在临床上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持续疗效。与传统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阿戈美拉汀不形成依赖性,不会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等副作用。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布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患者四周后,入睡时间平均缩短了38分钟,夜间觉醒次数减少了近50%,患者普遍反映“第二天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药虽小,作用大。”这款国产创新药的上市,不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体现了国家在重大疾病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一个真实案例:从“夜不能寐”到“安然入梦”

北京朝阳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张阿姨,曾因长期失眠伴焦虑前来就诊。

她从事财务工作,压力大,近两年几乎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尝试过保健品、安神茶、中药调理,甚至服用了长期安眠药,但效果甚微,白天容易犯困,晚上脑子像开了“夜排档”。

医生在详细评估后,建议她尝试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并配合认知行为干预。两周后,张阿姨反馈入睡时间提前了近一个小时,“脑子不乱想了,白天也不困了”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一个月后,她的睡眠时间稳定在7小时左右,焦虑情绪也明显缓解。医生在随访中发现她未出现药物依赖或明显不良反应。

这个案例不仅体现了药物疗效,更反映了科学治疗对生活品质的巨大提升。“睡得好,生活才有味。”

如何科学应对失眠?不仅仅靠药物

虽然药物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但医学界一致认为,“药物+非药物”的综合治疗才是根本之道。尤其对于轻中度失眠患者,改变生活方式、调整睡眠习惯往往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保持规律的作息。每天尽量同一时间上床及起床,哪怕是假期也不要打破节律。生物钟就像钟表,乱调一次,全面失灵。

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动,例如看手机、喝浓茶、熬夜刷剧。可以试试听轻音乐、热水泡脚或使用冥想App等方式放松神经。

第三,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应保持安静、昏暗、凉爽,床只用于睡觉,不要“把床当沙发”

还可以尝试认知行为疗法(CBT-I),这是一种被国际睡眠医学会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通过改变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和行为,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模式。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很多时候,失眠是身体在向我们“喊话”,可能是心理压力、情绪问题、身体疾病在作祟。出现长期失眠时,“不能一味拖,越拖越难治。”

医生的责任:不仅开药,更是为人点亮健康之灯

医生不仅是疾病的治疗者,更是健康的引导者。如今,面对失眠这一广泛存在却常被忽视的问题,医疗工作者应当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更要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升健康意识。

“防病胜于治病。”这是千古不变的医学真理。在失眠的防治中,最重要的不是“临渴掘井”,而是“未雨绸缪”。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才是守住健康睡眠的关键。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国家近年来也在大力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把睡眠健康纳入慢性病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线医疗人员,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科普宣传,让更多人意识到“睡好觉”的重要性。

结语:治失眠不是梦,科学才是“枕边人”

如今,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阿戈美拉汀成功上市,失眠治疗终于有了“自己的主心骨”。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医药科技的进步,也为数以亿计的失眠患者点亮了一盏明灯。

我国首个神经系统药物已上市,疗效好,失眠患者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药物不是万能的,良好的睡眠,依靠的是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的心态、及时的干预、专业的指导。正如一句老话说的:“心安枕稳,自然好眠。”

在这个“快节奏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时代,希望每一个夜里辗转难眠的人,都能在科学的帮助下,“一觉到天明”

参考文献

[1]中国睡眠研究会.2024年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R].北京:中国睡眠研究会,2024.

[2]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阿戈美拉汀在焦虑性失眠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4,50(4):215-220.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23—2030年)[Z].北京:国家卫健委,2023.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 天天要闻

油腻大叔控糖 60 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吗?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控糖”风,说“控糖”能减肥,能美容、养颜,控糖60天就能从油腻大叔变成健硕型男,还能预防各种慢性病。身边好多朋友都在喊着要“控糖”。不过,控糖控的到底是什么糖呢?饮食里的碳水又该怎么算?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 天天要闻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1日,甘肃省天水市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随后几天,陆陆续续有家长带孩子自行前往西安进行血铅检验。查血铅的单独诊室挂牌5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再次赶往西安市中心医院,发现与昨日不同的是,儿科门诊已开辟单独的诊室供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就诊。下午3时许,仍有...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 天天要闻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所说,在我国大约有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风险,近几年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后的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损害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 天天要闻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耳鸣,你可能不知道,在医药店的犄角旮旯里面,藏着三种缓解耳鸣的特效药,这些药呢,就像是被人丢在角落里的宝贝一样,就因为太平价,所以药店呢,也不怎么爱卖,感觉呢,再晚一点呢,他们就要彻底消失了第一,益气聪明丸,生阳聪耳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 天天要闻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温天气中因严重中暑不幸去世。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