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众”注意了:隔夜瓜存放不当,或诱发休克和肾衰竭

2025年05月28日15:14:09 健康 1090

《黄帝内经》有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人以顺应四时的智慧指导饮食养生,而“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的谚语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正值夏季,西瓜、黄瓜、冬瓜等“解暑明星”登堂入室,成为餐桌上的清凉担当。

但是,从国家疾控中心数据得知,因食用变质瓜果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中,西瓜占比高达41%,而“隔夜毒”“细菌超标”等关键词频频登上热搜。这无疑是提醒“吃瓜群众”:吃瓜虽好,但需要注意吃瓜方式。

如何正确吃瓜,今天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隔夜瓜存放不当

或诱发休克和肾衰竭

西瓜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但若储存不当,可能引发健康风险。尤其是隔夜西瓜,常因细菌滋生而成为“隐形杀手”。

5月16日,郑州一名女子因食用隔夜西瓜引发急性肾衰竭,险些丧命。她将未吃完的西瓜用保鲜膜包裹后冷藏保存,次日食用时,她为“保险起见”切去了表层约1厘米的部分,但仍有腹痛症状。她未及时就医,反而自行服用中药大黄“排毒”,导致脱水加重并休克,最终被送医确诊为急性肾衰竭,经治疗后病情缓解。

该女子因食用隔夜西瓜引发急性肾衰竭的事件引发关注,而类似案例并非个例——福州陈女士将未吃完的西瓜冷藏隔夜后食用,结果出现腹痛、腹泻、高烧40.2℃,最终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引发的急性胃肠炎和脓毒血症;来自吉林的张先生因食用隔夜瓜导致全家出现呕吐、腹泻……这些悲剧背后,是公众对隔夜西瓜潜在风险的认知不足。

“吃瓜群众”注意了:隔夜瓜存放不当,或诱发休克和肾衰竭 - 天天要闻

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一区副主任赵长普解释道:“切开的西瓜即使冷藏,细菌仍可能快速繁殖,尤其是表层1厘米区域是细菌高危区。冷藏时间建议不超过48小时,但隔夜西瓜(约24小时)若保存不当,毒素可能已渗透内部。患者自行服用中药大黄(泻药)导致脱水加重,最终诱发休克和肾衰竭。如果出现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

健康吃瓜

远离“毒瓜”陷阱

“隔夜瓜并非不能食用,但需严格评估保存条件与时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万里表示——

· 建议西瓜优先24小时食用完毕,若需要保存,则冷藏时间需严格控制在48小时内,并确保冰箱温度低于4℃。

· 保存时,应将西瓜密封包裹,避免与其他生食混放,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 食用隔夜西瓜时,需查看果肉是否发黏、变色(如发黑、发褐),入口是否有酸涩味,并警惕腹痛、腹泻、发热等身体反应。

· 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服用中药大黄等泻药缓解。

“吃瓜群众”注意了:隔夜瓜存放不当,或诱发休克和肾衰竭 - 天天要闻

从《黄帝内经》的“顺时而食”到现代科学的“食品安全”,西瓜的清凉背后需多一份理性。隔夜西瓜的“毒”并非天生,而是源于储存不当与卫生疏忽。科学吃瓜,方能在炎炎夏日享受清凉而不“中招”。

“清凉担当”

夏季好瓜大推荐

“吃瓜群众”注意了:隔夜瓜存放不当,或诱发休克和肾衰竭 - 天天要闻

冬瓜:消暑祛湿的“天然白虎汤”。

冬瓜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尤其适合夏季湿热体质人群。

现代营养学发现,冬瓜含水量高达96.6%,热量低,富含钾、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压、促进消化。冬瓜皮和冬瓜仁也具有药用价值,冬瓜皮可利尿消肿,冬瓜仁能润肺化痰。

无论是清炒、煮汤还是熬粥,冬瓜都能为夏季餐桌增添一抹清新。例如冬瓜排骨汤、海米烧冬瓜等,既能解暑,又鲜美可口。

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以免加重寒凉症状。

“吃瓜群众”注意了:隔夜瓜存放不当,或诱发休克和肾衰竭 - 天天要闻

苦瓜:清心泻火的“天然凉茶”。

苦瓜性寒,味苦,能清心泻火、明目解毒,对夏季心火旺盛引起的口舌生疮、烦躁不安有显著效果。

现代研究发现,苦瓜富含维生素C、钾和苦瓜苷,能促进食欲、降血糖,同时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适合减重人群。苦瓜的烹饪方式多样,凉拌或素炒最能保留其营养。

但需注意,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胃肠不适,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应谨慎。

“吃瓜群众”注意了:隔夜瓜存放不当,或诱发休克和肾衰竭 - 天天要闻

黄瓜:补水润燥的“天然水袋”。

黄瓜含水量高达98%,被誉为“补水第一瓜”。其丙二醇酸成分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适合减重人群;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改善夏季“情绪中暑”和皮肤干燥。

黄瓜生吃或凉拌最能保留营养,口感清脆爽口。此外,黄瓜还含钾元素,能调节血压,缓解四肢浮肿。

但需注意,黄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空腹食用,且需彻底清洗以避免农药残留。

“吃瓜群众”注意了:隔夜瓜存放不当,或诱发休克和肾衰竭 - 天天要闻

西瓜:解暑降温的“天然白虎汤”。

西瓜味甘多汁,中医称其为“寒瓜”,性寒,归心、胃、肺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

现代营养学证实,西瓜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和钾,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同时促进钠盐排出,辅助降压。西瓜皮也可入菜,凉拌或煮汤能进一步发挥其清热解暑作用。

西瓜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食用,脾胃虚寒者更应慎食。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直播大医生:从“骨”开始 守护“髋”健康 - 天天要闻

直播大医生:从“骨”开始 守护“髋”健康

骨折,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问题,但有一种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它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什么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为什么它如此危险?如何预防和应对这种骨折呢?健康难题,直播大医生为您一一破解。5月30日下午3点,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副主任曹斌与您相约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融媒体...
端午将至,粽子美味莫贪多 - 天天要闻

端午将至,粽子美味莫贪多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熊静随着端午节临近,软糯香甜的粽子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老年病科十三病室副主任余慧提醒,粽子虽美味,但食用不当,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诸多隐患,老年人更需
中高考在即,中医妙方助考生缓解身心压力 - 天天要闻

中高考在即,中医妙方助考生缓解身心压力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杨琦 朱文青中高考季即将到来,广大考生们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不少学生因压力大出现焦虑、失眠、用脑过度、疲劳等身心不适。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童中医门诊专家建议,不妨试试针灸、头疗、刮痧、药枕及中药调理等传统疗法,
走进社区的义诊,聚焦您的足部健康! - 天天要闻

走进社区的义诊,聚焦您的足部健康!

湖南日报5月29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吴清怡)每年5月29日,是全国爱足日。当日,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医学中心手足显微外科团队走进长沙市五里牌社区,开展主题义诊,为市民送上专业的足部健康关怀,帮助更多百姓了解自身足部健康
张涤:坐诊30年,要做一个“民”医 - 天天要闻

张涤:坐诊30年,要做一个“民”医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肖君臻 王鑫“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诊区比平日更加繁忙。5月29日早上7点多,张涤的诊室外已坐满了怀抱孩子的家长。
首届问止不小私塾“儿童中医冬令营”闭幕,助力儿童走进中医世界 - 天天要闻

首届问止不小私塾“儿童中医冬令营”闭幕,助力儿童走进中医世界

近日,首届不小私塾儿童中医冬令营在2024年12月28日、29日的深圳,2025年1月11日、12日的北京圆满落幕。不小私塾是由问止中医发起的面向10至15岁青少年的免费中医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系统化传授中医知识,为未来中医领域培养幼苗,助力中医文化的复兴。问止不小私塾的理念是:为未来中医留火种,为百世中医育人才。此...
震撼!“不要学医”登上热搜,73%医生后悔学医 - 天天要闻

震撼!“不要学医”登上热搜,73%医生后悔学医

随着2025年高考的临近,近期“不要学医”这一话题意外地登上了热搜榜。众多医生和家长明确表达了反对学医的立场,其中不乏尖锐的批评声。山东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外科副主任医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发出警告:慎重选择医学专业。
谚语“过了芒种节,夫妻各自歇”今天我们还要遵守吗? - 天天要闻

谚语“过了芒种节,夫妻各自歇”今天我们还要遵守吗?

“过了芒种节,夫妻各自歇”是一句反映农忙时节的谚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芒种节气后夫妻短暂分床睡觉,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这句谚语还适用于我们当代生活吗?一、千年农谚的起源明代的《农政全书》里提到的“过了芒种节,夫妻各自歇”这一谚语,最早可追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