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最近总觉得人特别乏,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好,早上起来眼睛干涩,整个人没劲儿。原以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应,也没太在意。直到有一次单位体检,医生看了她的报告,说她有轻度贫血,肝肾功能也有点偏弱,建议她好好调养一下。
回到家后,她开始留心日常养生。一次在小区跳广场舞时,听邻居说可以试试“枸杞泡黄精”,说是对补气血、养肝肾有帮助。王阿姨一听是老方子,而且也容易操作,就买了点来试试。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她感觉精气神比以前好了不少,睡眠质量也有了提升。
我们常说“补肾补气血”,可到底该怎么补?是不是越补越好?
枸杞的作用
长期精神疲惫、视力模糊、睡眠不佳,是许多人面临的常见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当下,越来越多中青年人开始出现肝肾功能减弱的现象。肝肾关系密切,功能紊乱不仅影响气血的生成,也会进一步损伤精气,导致身体运行失衡。
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枸杞,滋肾润肺,生精益气。”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枸杞中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够有效抗氧化、调节免疫,并改善肝脏功能。
研究显示,长期食用枸杞可以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改善肾功能指数,对由肝肾亏虚引起的视力减退、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具有积极改善作用。枸杞不仅适合日常饮用,而且安全性高,适合长期调理。
枸杞和它搭配,补肾益精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补肾就是吃点枸杞或黑色食物。其实,中医强调整体调和,特别是在肾虚调理中,单一补益往往难以奏效。枸杞搭配黄精,是传统中医推荐的经典组合。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润肺健脾的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两者互为支撑。黄精的润养特性不仅能滋阴补虚,还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从而为肾提供更多生理支持。
现代研究发现,黄精中含有多糖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可增强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老化,并对肝肾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黄精性偏滋腻,单用可能会导致脾胃负担,而枸杞温和易吸收,恰好在这一点上可以中和其偏性,两者的搭配使整体配伍更为平衡,适用范围也广泛。
使用该方法的注意事项
虽然枸杞配黄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调养方式,但在具体使用中仍需注意方法和体质匹配,才能发挥其调补作用,避免出现不适。
首先,用量要得当。建议日常泡水饮用时,枸杞和黄精各取6克左右即可,避免长期过量服用造成上火或脾胃不适。黄精性质滋腻,若一次用量过大,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建议搭配黄芪同煮,不仅可以补气升阳,还能健脾助运。
服用时间应选择在上午或下午,尽量避免在晚上饮用过量,以免影响睡眠。连续饮用可见效果,但也要注意阶段性调整,如饮用3~4周后可停用1周,让身体自行调节,以增强效果。
此外,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此方法。体内湿热较重、消化功能差、有感冒发热症状的人群应暂缓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是配合调理的关键。单靠某一种食材不能解决全部健康问题,只有综合调整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改善肝肾状态,提升体质。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文中使用人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