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食管癌患者时隔3个月重获“吃饭自由”,机器人精雕细琢创造生命奇迹

2025年05月22日23:00:14 健康 2275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晓美 丁燕飞

“家父当时病情复杂且危急,在您精湛的医术、果断的判断和团队默契的配合下,历经11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远超预期!”5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胡卫东的办公桌上,一份红纸打印的感谢信与定制水晶奖杯并置而立。这是73岁的食管癌患者陶先生(化姓)在手术后一个多星期时,家属送来的心意。21日,当老人患病以来第一次用还有些颤抖的手舀起米汤时,家里所有人都激动落泪。

73岁食管癌患者时隔3个月重获“吃饭自由”,机器人精雕细琢创造生命奇迹 - 天天要闻胡卫东主任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今年2月,家住黄冈的陶先生在年夜饭桌上首次出现吞咽梗阻症状,元宵节后做ct检查提示食管中段肿瘤,胃镜活检确诊为鳞状细胞癌。病情进展迅猛时,严重时老人连一口水都难以下咽,家属辗转多方就医,得知中南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胡卫东团队擅长此类手术,便立即慕名前来。“两次化疗像坐过山车!”陶女士回忆,首次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了,但第二次化疗效果未达预期。

陶先生入住中南医院后,胡卫东团队紧急会商,果断决策,须立即实施手术。作为湖北省医师学会机器人学组组长,经验丰富的胡卫东主任结合老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机械臂能在狭窄胸腔内完成毫米级操作,这是传统腔镜难以实现的。”团队主治医师鲁锐介绍,这样也让手术更精准、安全。经详细沟通、情绪安抚,陶女士对治疗方案十分认可,也消除了焦虑。“机会可能只有一次,我们选择完全信任胡主任团队。”陶女士说。

5月12日,胡卫东主刀,宋从宽医生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陶先生平安回到普通病房。食管术后护理也非常关键,为此,团队也精心制定了一套护理方案,经一个多星期的治疗照护,陶先生恢复良好,术后第8天,当他成功喝下术后第一口米汤时,病房里响起了掌声。“贺学宇护士长她们很细心,录了很多视频,教我们怎么做,护士比闹钟还准时。”恢复良好的陶先生回忆,每次夜间咳嗽,管床护士总会第一时间出现,指导正确的咳痰姿势,医生团队每天两次查房必查引流液颜色,连细微变化都要记录。

22日,老人的女儿将一封感谢信和一只定制水晶奖杯赠送给了胡卫东,她说:“医生护士教的是方法,给我们传递的是希望!感谢你们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据悉,中南医院胸外科机器人手术位居湖北前列,至今已让众多患者受益,回归正常生活。

73岁食管癌患者时隔3个月重获“吃饭自由”,机器人精雕细琢创造生命奇迹 - 天天要闻陶先生家属送来的感谢信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 天天要闻

西安一医院为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开单独诊室,医生回应两地检验结果悬殊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1日,甘肃省天水市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随后几天,陆陆续续有家长带孩子自行前往西安进行血铅检验。查血铅的单独诊室挂牌5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再次赶往西安市中心医院,发现与昨日不同的是,儿科门诊已开辟单独的诊室供天水血铅异常幼儿就诊。下午3时许,仍有...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 天天要闻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所说,在我国大约有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风险,近几年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后的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损害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 天天要闻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耳鸣,你可能不知道,在医药店的犄角旮旯里面,藏着三种缓解耳鸣的特效药,这些药呢,就像是被人丢在角落里的宝贝一样,就因为太平价,所以药店呢,也不怎么爱卖,感觉呢,再晚一点呢,他们就要彻底消失了第一,益气聪明丸,生阳聪耳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 天天要闻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温天气中因严重中暑不幸去世。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