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张姐第一次找我时,整个人像刚蒸过桑拿的茄子——蔫。她说最近两年腰围长了三指,试过节食、跳操,体重秤上的数字像焊死了似的。
我翻她发来的三餐照片:早上油条配甜豆浆,中午米饭堆得像小山,下午茶必点珍珠奶茶。最要命的是,她总习惯边追剧边嗑瓜子,半斤瓜子仁下肚都不带停的。
去年美国农业部有项实验挺有意思:让200名受试者每天早餐前吃80克西梅干,持续八周。结果发现,这些人午饭时自动少盛了1/3碗饭,下午偷吃零食的次数降了40%。
挑西梅要看产地
别在超市随手抓袋包装漂亮的就觉得可以。
要选择新疆喀什产的黑紫色西梅干,果皮皱得像老太太的脸,捏着不粘手,吃着带点嚼劲。
别买糖渍的蜜饯款,有些商家为了掩盖劣质原料,会裹上层白糖霜,这种吃下去等于白忙活。
早餐黄金20分钟
张姐现在每天睁眼先灌两口水,等十分钟再吃6颗西梅干,用牙齿细细磨碎,别直接咽。
这时候西梅里的果胶开始吸水膨胀,等20分钟后喝杯温牛奶,配个水煮蛋。
有回她赶时间没等够钟就吃煎饼,结果午饭前饿得吃了半包苏打饼干。
配错食物全白费
见过有人把西梅干泡在酸奶里当早餐,还有人喜欢配咖啡,正确做法是吃完西梅后,间隔半小时再喝茶水。
量多量少有讲究
刚开始张姐猛吃十颗,结果整天跑厕所。后来调整到早餐5-6颗,下午馋甜食时补2颗。
有个简单判断法:吃完西梅后放屁没臭味说明量刚好,要是有烂苹果味就是吃多了。
现在张姐的早餐桌固定摆着玻璃罐装的西梅干,配菜换成凉拌木耳和清炒芥兰。她发现个有趣现象:以前上午十点必饿,现在能撑到十二点,午饭自然吃得少。
其实哪有什么特殊食物,不过是借力打力,用对工具调整饮食习惯罢了。那些嚷着喝水都胖的人,真该看看自己是不是把“水”换成了珍珠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