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用药原则,助你稳住血压|世界高血压日

2025年05月17日14:52:08 健康 1630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68岁的张阿姨有5种不同包装的降压药:有的因为头晕自行加量服用,有的听说副作用大就擅自停用,还有女儿网购的“天然降压茶”,导致她的血压“忽上忽下”,遂到医院就诊。经过询问,医生发现不规范用药是导致张阿姨血压控制不佳的首要原因。

其实,张阿姨的情况并非个例。本文将为您梳理科学服用降压药的五大原则。

原则一

认清高血压的“隐形杀伤力”

血压持续超标就像给全身血管安装了定时炸弹:当收缩压超过130毫米汞柱时,每升高10毫米汞柱,脑卒中风险增加30%,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5%。但高血压的可怕之处在于,超过50%的患者在出现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前,根本感受不到明显症状。

正确认知:高血压患者不能靠“感觉”吃药,即便没有头晕等症状,也要坚持规范服药。就像汽车胎压过高时,要尽早干预,不能等爆胎才处理。

原则二

用药记住“定时、定量、定向”

1.定时服药人体血压存在昼夜节律,建议晨起服药(特殊情况遵医嘱)。长效降压药每天固定时间服用1次,短效药应严格按间隔时间服用。

2.定量用药临床常见两种用药极端:血压稍降就减量或停药,出现不适就加倍。正确做法是:初始治疗从小剂量开始,监测血压变化,一般2~4周后复诊调药,切忌自行增减药量。

五大用药原则,助你稳住血压|世界高血压日 - 天天要闻

3.定向组合联合用药不是简单的“1+1”,需遵循药理机制搭配。例如,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药物)+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药物),这一组合可以在协同降压的同时保护肾脏。

原则三

避开这些用药误区

五大用药原则,助你稳住血压|世界高血压日 - 天天要闻

误区一:新药、贵药等于好药

正解:降压效果与药物价格无关,而主要与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降压效应持续时间有关。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

误区二:血压正常就停药

正解:服用降压药可以控制血压,而非治愈高血压,突然停药风险更高。

误区三:用保健品替代药物

正解:“纯天然”成分的保健品降压作用都较弱,不能替代降压药物。正规的保健品需在医生指导下作为降压治疗适度的补充。

误区四:服药后立即测血压

正解:服药后两小时再测药效稳态,清晨服药前测基础血压,建立“用药-血压”记录表。

误区五:忽视药物副作用

正解:服用利尿剂类药物后若出现肢体乏力(可能因低钾所致),建议到医院检查血钾及可能诱发低钾的其他原因。服用普利类药物干咳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换为沙坦类药物。

原则四

个性化用药方案制订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指出,降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血压目标并保持长期持续血压达标,更重要的是最终降低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风险。

因此,针对患者病情,一般优先选择有证据支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的降压药物,首选每日服药1次可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药物。一般患者首选常规剂量起始治疗;如患者血压超过160/100毫米汞柱,或超过患者血压目标值20/10毫米汞柱,或者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

注意:糖尿病患者优选普利类、沙坦类药物;孕妇禁用普利类、沙坦类药物;痛风患者慎用利尿剂类药物。

原则五

降压药增效的“黄金搭档”

★精准监测 建议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携带至少1周的完整记录。

★注意限盐 每日食盐摄入减少至3克,可使收缩压下降4~5毫米汞柱,相当于增加一种降压药的效果。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应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

★按时服药动态血压监测是制订服药时间方案的最佳依据。夜间高血压患者建议睡前服药,晨峰明显者可选择清晨服药。

★情绪管理焦虑会使降压药效果打折扣。学习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每天3次,每次5分钟。

写在最后:高血压治疗应记住“三要三不要”原则:要规律监测、要医患沟通、要综合管理;不要自行调药、不要迷信偏方、不要放弃希望。让每一片降压药发挥最大作用,是对健康的承诺。

五大用药原则,助你稳住血压|世界高血压日 - 天天要闻

文: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何洪波

整理:杨莉琴 朱广平

编辑:刘洋 秦明睿

校对:李诗尧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五大用药原则,助你稳住血压|世界高血压日 - 天天要闻五大用药原则,助你稳住血压|世界高血压日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以为能吃,其实可能“有毒”的7种食物!提醒爸妈一定要扔! - 天天要闻

以为能吃,其实可能“有毒”的7种食物!提醒爸妈一定要扔!

日常生活中,已经发霉的面包、发芽的土豆甚至长毛的水果……为了不浪费,很多人洗一洗、切一切就继续吃,殊不知有些食物一旦变质,很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再节俭也不能吃!今天,我们整理了 7 种看似没坏但有很多安全隐患的食物,大家生活中多注意,最好别
“京城·智愈”医疗服务大模型发布 - 天天要闻

“京城·智愈”医疗服务大模型发布

5月17日,北京京城皮肤医院举行“京城·智愈”医疗服务大模型发布会,庆祝建院20年。 北京京城皮肤医院成立于2006年,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20张,秉承“专家立院、科技兴院”理念,汇聚了300余名国内皮肤科重量级专家、教授,长期坐诊专家70余位,医院拥有315台(套)前沿先进诊疗设备,设立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斑...
手疼得没来由太闹心!速来探寻背后的秘密原因! - 天天要闻

手疼得没来由太闹心!速来探寻背后的秘密原因!

日常生活中,突然感觉手部疼痛,却找不到明显诱因,这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和担忧。手部作为人体活动频繁的部位,疼痛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多种原因,从常见的劳损到潜在的疾病都有可能。接下来,我们就从多个方面深入剖析,揭开无缘无故手疼的神秘面纱。
21岁驼背畸形女孩术后增高5厘米!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勇闯手术“禁区” - 天天要闻

21岁驼背畸形女孩术后增高5厘米!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勇闯手术“禁区”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二病区收治了一名特殊的脊柱侧弯女孩小莉(化名)。小莉今年21岁,身高160cm,体重仅有35公斤。多年的驼背畸形让小莉的性格非常内向,不善言语。通过外科手术,小莉的身高增长了5cm,背部畸形也有了极大的改观。入院后,脊柱外科李晶教授和王孝宾副教授为其接诊治疗,但初步的检查结果却令...
复旦大学再获1亿元捐赠,重点支持复旦附属医院发展 - 天天要闻

复旦大学再获1亿元捐赠,重点支持复旦附属医院发展

今天(5月17日),距离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日还有10天,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成立,重点支持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持续发展。基金启动资金1亿元人民币,由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捐赠。计划2027年复旦上医创建一百周年之际,基金达成首期5亿规模,到健康中国2030实现时...
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 天天要闻

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离世此事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将该名游客送至医院的司机发帖称,5月9日,他在网约车平台看到有人发布返回成都的顺风车订单,便和对方取得联系。次日早上8时21分,他抵达出发点后,发现该男子是...
关于八段锦,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 天天要闻

关于八段锦,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