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医学世家,华科大校友用AI对抗帕金森,产品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纳入海外医保

2025年05月15日15:50:22 健康 1737

出身医学世家,华科大校友用AI对抗帕金森,产品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纳入海外医保 - 天天要闻

1996年,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用颤抖的双手点燃圣火,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瞬间。拳王阿里手部的颤抖,源自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症状复杂、病程长,且无法治愈。自从42岁确诊,阿里在生命的最后30年,始终在与帕金森病抗争。

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全球约有1000万帕金森病患者,正面临误诊率高、病程漫长、护理难等问题。深圳企业臻络科学正试图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这一群体提供新的选择。

臻络科学2013年成立,围绕临床、患者和原研药企三大客户群体展开业务,涵盖临床诊疗和科研解决方案、患者干预及辅助设备、慢病管理服务以及联合药企开展原研药数字化临床试验等。近日,臻络科学还发布了全场景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智医灵心”,为医生和患者在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全流程提供支持。

臻络科学创始人兼ceo任康表示,臻络科学拥有全球唯一完整的帕金森病诊疗闭环体系,产品已经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被纳入德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医保体系。

01、医学世家创业者,投身帕金森诊疗

臻络科学的诞生,源于任康医学世家的熏陶与工科背景的碰撞。

任康出身于医学世家,除父亲是电子工程师外,其祖辈多从事医学相关工作。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便对医学充满兴趣。

尽管如此,任康的学术起点却在工科领域。2001年,他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并在本校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后期远赴日本神户大学攻读医工交叉领域博士学位,实现个人在医学与工学理论上的深度融合。

凭借多学科复合背景,以及希望创造社会价值的初心,2013年任康在深圳南山创立了臻络科学。彼时,医工交叉正成为攻克医疗技术难题的关键路径。但选择哪类疾病切入,任康起初并没有明确方向。

“2013年,国内医疗创业多集中在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热门领域。但这些和我的工学背景相关性不大。”任康回忆。后来,他发现神经系统疾病与工学联系紧密,并且在诊断、治疗、康复和管理等多个方面都有优化和进一步补全的空间,其中的帕金森病尤为值得深耕。

任康认为,帕金森病痛点很突出。其病程长达数十年,从震颤、运动迟缓、姿势及步态障碍、肌强直、甚至后期的重度失能,病情会逐渐加重,无法治愈。并且帕金森症状复杂多样,千人千面,很容易误诊。例如,其肌肉酸痛症状,就很容易被诊断为肩周炎、颈椎病。

《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显示,近30年间,中国帕金森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中国现存的帕金森病患病人数超500万例,占全球发病人数的38.08%。此外,还有大量的患者未被正确诊断。

面对帕金森病,临床和患者面临复杂和多样的挑战。任康举例,帕金森患者90%以上时间都在院外生活,临床难以掌握病情变化。同时,帕金森病平均病程长达17年,患者每年面临3-4万元的直接经济负担。

“我们越来越觉得,如果我们能通过科研和技术手段改善帕金森病的诊疗现状,将具有重大社会意义。”任康表示。此后12年,臻络科学一直专注于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攻关。

02、产品覆盖700多家医院,40%原研药企合作

早期,帕金森病在诊疗和管理的多个环节存在空白,臻络科学的技术演进过程,始终伴随着高度不确定性。

“很多临床场景不仅技术手段缺失,甚至连支撑工程技术转化实际应用的学术成果都缺乏。”任康坦言。

面对学术与技术的双重挑战,臻络科学团队深入临床一线,从临床实际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通过开展学术研究、与国内帕金森病专家合作等方式,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研究体系并形成相关学术成果。目前,臻络科学已发表40多篇sci论文,牵头和参与共13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相关技术成果被纳入《中国帕金森治疗指南》。

学术成果的工程化与临床落地,同样面临巨大挑战。任康认为,“产品在临床落地,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商业模式,而是大众对创新理念的完善认知。因为一个全新产品或多或少都会改变传统模式,临床专家、患者和家属,都要重新适应和接受这些创新的理念。”

为此,臻络科学从科研阶段,就与临床专家及患者深度合作探讨、沟通需求、推敲产品技术路线,形成共识。这样当成果转化为产品后,更易被用户接受。

经过12年的探索和积累,如今的臻络科学团队对帕金森病的理解,已经接近临床医生的水平。

目前,针对临床、患者和药企三大类型的用户需求,臻络科学构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体系和产品矩阵。

出身医学世家,华科大校友用AI对抗帕金森,产品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纳入海外医保 - 天天要闻

临床端,产品包括“睿评”、“睿云”等。 睿评通过智能算法和融合感知技术,实现帕金森病的量化评估、智能评分以及辅助诊断。睿云系统能智能化整合帕金森患者的临床多模态数据,建立专科中心数字化流程并实现临床质量控制,并实现更进一步的临床辅助决策。

面向患者,臻络科学推出了覆盖多场景的干预及辅助设备,以及诊疗服务。例如智能防抖勺“睿餐”,可以让手部颤抖的患者平稳吃饭。步态辅助设备“睿行”帮助冻结步态患者恢复行走。“睿眠”则用于监测患者睡眠状况。此外,臻络科学还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人工智能远程随访、人工智能言语康复等一系列患者医疗服务,实现院内外数据和管理闭环。

对于药企,臻络科学与罗氏、赛诺菲、波士顿科学、绿叶制药等原研药企合作,加速新药研发。其合作企业已覆盖全球40%相关原研药企。

大模型技术迎来快速发展后,任康认为,越复杂的疾病越适合与人工智能结合,ai相关技术的发展,能在复杂的帕金森病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今年4月,臻络科学推出了全场景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智医灵心,用以赋能帕金森疾病创新诊断、治疗、康复及管理全流程。智医灵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在早筛、辅助诊断、量表分析、症状监测、治疗决策、医疗咨询、远程随访、居家康复等多个环节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帮助。

任康说,“以前患者每12个月要去医院做一次线下随访,现在每3个月就能接受一次居家完整评估。即使是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也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居家进行言语康复。”

基于臻络科学研发的各类创新医疗设备,智医灵心打通了数字与物理世界的壁垒,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干预。例如,与智能防抖勺“睿餐”结合,能感知手部空间运动,生成轻量化震颤分析报告。此外,通过其他不同产品形态,还可进行步态分析及无创干预、夜间症状监测及分析等。

03、以问题驱动的ai医疗企业将是赢家

目前,臻络科学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700多家三甲医院,90%以上的帕金森病专科中心,惠及数十万患者。从2017年布局全球市场开始,臻络科学产品已覆盖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产品被德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纳入医保体系。

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任康认为,帕金森病领域仍有大量改进空间:

  • 筛查阶段:早期症状不明显,漏诊率高,亟需优化普适性早筛技术;

  • 诊断环节:需要继续迭代高效率、高准确度、低成本的诊断技术进一步解决误诊问题;

  • 药械治疗:当前治疗手段有效但也有限,基于个性化策略的创新干预方式有明确需求;

  • 长期管理:随着帕金森病的发展,病人也需要更合理的护理方式和资源,减轻家属的照料负担。

因此,臻络科学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目前,国内涉及帕金森治疗的医疗机构,包括约1600家三甲医院、1600家三乙医院、以及约2万家一级和二级医院。而臻络科学仅覆盖了其中700家。在全球上千万的患者中,目前仅有约2%受益于臻络科学的产品和服务,未来仍有巨大的拓展潜力与空间。

据pathsoft预测,帕金森病全球治疗市场将从2023年的491亿美元增至2033年的9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41%。帕金森病相关的产品及诊疗服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未来会存在两种人工智能医疗企业,一种技术驱动,从人工智能角度看待医疗。另一种是临床问题驱动,根据具体的临床问题探索人工智能方案,后者会是最终留下来的公司。”任康说道。在他看来,臻络科学不是为做人工智能而投入相关研发,而是围绕临床问题思考科研技术方案。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近8倍!这种水果被誉为“便秘克星” - 天天要闻

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近8倍!这种水果被誉为“便秘克星”

油柑原本是小众水果,知道它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北方人很少有人听说过。不过,最近两年随着油柑饮品的爆火,油柑这种水果也逐渐被人知晓,认可度不断增加,更是被许多便秘人士誉为“窜稀神器”。油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水果,它的营养价值又如何?吃了它真的能让
医生叮嘱:老人马上停止食用3种主食,吃得越多,血管会越差? - 天天要闻

医生叮嘱:老人马上停止食用3种主食,吃得越多,血管会越差?

老王今年刚退休,日子过得挺滋润。可最近体检发现血脂飙升、血压也不稳,医生一看他的饮食习惯,直摇头:“您这一日三餐,主食吃得实在太‘危险’了!”家里人一听都惊了:主食还能吃出问题?而且还特别叮嘱要马上停掉三种?到底是哪三种?真的会损害血管吗?
间歇性禁食≠无代价减肥 它可能让你变秃 - 天天要闻

间歇性禁食≠无代价减肥 它可能让你变秃

过去十年里,间歇性禁食已悄然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据《自然》杂志报道,一项统计发现,2023年美国超过10%的成年人都在实践这种饮食方式。在互联网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发现各种间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体操作,给身体带来种种益处。当然我们需要明白间歇性饮食并不等同于节食或单纯的控制饮食,很多人容易将它...
水煮土豆:减肥界的“潜力股”还是“大忽悠”? - 天天要闻

水煮土豆:减肥界的“潜力股”还是“大忽悠”?

在减肥的道路上,人们总是不断探寻各种有助于瘦身的食物,水煮土豆因其制作简单、口感软糯,成为不少减肥人士关注的焦点。有人说水煮土豆是减肥利器,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那么,水煮土豆究竟能不能减肥呢?接下来,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
女性补气血竟有这些简单妙招?千万别错过! - 天天要闻

女性补气血竟有这些简单妙招?千万别错过!

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容易疲倦……这些症状在女性群体中并不少见,其背后很可能是气血不足在“作祟”。气血是女性健康与美丽的基础,充足的气血能让女性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其实,补气血并不难,掌握一些简单妙招,就能轻松改善气血状况。快来看看这些你可能
新民视频 | AI助力控烟 来看看这场控烟活动上的科普新路径 - 天天要闻

新民视频 | AI助力控烟 来看看这场控烟活动上的科普新路径

第38个 “世界无烟日”前夕,“2025上海控烟健康科普系列活动”于5月20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100多位各界人士围绕 “医学赋能 + 跨界破局”交流观点。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邵炜介绍,下一步将探索社区控烟创新、科技赋能健康管理,联合各级机构,打造社区特色控烟科普角,推动医学知识生活化,助力控烟事业迈向新台阶...
1309家县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能力,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 天天要闻

1309家县医院已达到三级医院能力,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县城,被称为中国的底色。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1800多个县域地区,常住人口达到了7.48亿,占国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几年,随着城市与县城的消费边界逐渐消融,县域也常被说起撑起了中国消费的一片天。那与县域消费一样无法被忽视的县域医疗,如今又发展到了哪一步?5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通报2024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