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糯米,这种黏黏糯糯的食材,在生活里绝对是个“存在感超强”的主角。从粽子到年糕,从糯米饭到汤圆,几乎逢年过节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可是,这么受欢迎的糯米,为什么常听人说不能随便乱吃?难道这黏乎乎的东西真有啥隐藏危害?
今天就来深挖一下糯米的“性格”,顺便告诉你,有些人真不适合多吃它。
糯米可不是普通的大米,虽然它们长得有点像,但其实有点本质区别。糯米里主要成分是支链淀粉,这种淀粉结构让糯米煮熟后特别黏,吃起来口感绵软。
但也正因为这种特性,糯米在消化过程中显得比较“固执”,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胃肠工作量。
糯米的营养成分还算不错,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外加少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但它缺乏膳食纤维,能量密度还挺高,一不小心吃多了,胃胀气可能就来了。
特别是用糯米做成的各种甜点,比如汤圆、糍粑,加了大量糖和油后,热量直接翻倍,这对肠胃的负担可想而知。
糯米虽然好吃,但对某些人来说,它就像个“隐形炸弹”,吃得不对容易引发健康问题。有些人天生跟它不太合拍,吃多了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1. 消化功能差的人
糯米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不太好消化。特别是蒸煮后的糯米,黏性强,容易在胃里形成一团,增加胃的负担。
如果本来就有消化不良、胃酸倒流这些问题的人,糯米可能会让情况更糟。
研究发现,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在摄入高粘度的淀粉食物后,胃排空时间会明显延长,容易导致腹胀和胃部不适。
糯米正是这种典型的高粘度食物。对于老人、小孩或者那些有慢性胃病的人,糯米应该被列入“谨慎食用”的名单里。
2. 血糖不稳定的人
糯米虽然没有糖,但它的升糖指数却不低。升糖指数指的是一种食物让血糖升高的速度,糯米因为容易被快速分解成葡萄糖,吃下去后会让血糖迅速上升。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一项关于不同主食的血糖反应研究指出,糯米的升糖指数比普通大米高出不少,长时间摄入可能会影响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敏感性。
特别是糯米做成的甜点,往往还加了糖和油,血糖负担更是雪上加霜。糖尿病患者如果实在馋,可以尝试用糙米或全谷物来代替糯米,既满足口感,又减少血糖压力。
3. 想减肥的人
对于减肥党来说,糯米绝对是个“热量陷阱”。它的热量并不低,每100克糯米的热量接近350千卡,比普通大米高出一截。
而且糯米的饱腹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很多人吃了几口后还想继续下筷子,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糯米制品里加入的糖和油脂,更让热量飙升。比如汤圆和糍粑,往往一小块就有上百千卡热量,多吃几口,减肥计划可能就得重新开始了。对于正在控制体重的人,糯米绝对需要限量。
4. 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
糯米本身没啥问题,但它经常和高油高糖的配料一起出现,比如糯米鸡里那层肥腻的鸡皮,或者甜糯米糕里加的炼乳和红糖。
这些搭配让糯米菜肴的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大幅增加,对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隐形杀手”。
研究发现,长期高脂高糖饮食会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而这些代谢问题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如果特别喜欢糯米,可以尝试清淡的烹饪方式,比如蒸煮或者和蔬菜搭配,尽量减少油脂和糖的摄入。
如果不是以上四类人,糯米还是可以放心吃的。但吃的时候,方法和量特别重要,毕竟美食虽好,健康更重要。
注意烹饪方式。糯米最容易让人胃里不舒服,和它的黏性有直接关系。
通过充分蒸煮,可以让糯米更软糯,减少胃的负担。如果是用糯米做点心,可以考虑少油少糖的健康配方。
搭配高纤维食材。糯米缺少膳食纤维,吃多了容易影响肠道蠕动。
可以试着搭配一些高纤维的食物,比如糙米、红豆或者绿叶蔬菜,这样既能提升口感,又能促进肠胃消化。
控制食用量。糯米热量高,不适合当主食吃。每次吃个小份量,点到为止就好。
尤其是夜晚,不宜食用过多糯米制品,以防加重肠胃负担,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
参考资料
[1]周雪.吃糯米健脾补胃[J].食品与健康,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