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对于许多人来说,意味着温暖的被窝和热气腾腾的火锅,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冬天却潜伏着危机——脑梗的高发期悄然到来。
张大爷今年69岁了,年轻的时候在厂里面兢兢业业的工作,好不容易等到退休,张大爷终于能好好的享受一番生活了,现在的他也是每天非常的悠闲,闲暇的时候除了下下象棋,就是和棋友们一起河边钓钓鱼什么的,别提有多惬意了。
原本对生活充满期待,却在两年前的一个冬天突发脑梗,留下偏瘫的后遗症,张大爷的内心很绝望,这退休生活好不容易好过几年,却又回到了原地,好在张大爷积极治疗,也改善了许多。
可没想到的是,张大爷好不容易重拾生活信心,却又在今年冬天再次倒下,昏迷不醒,让家里的老伴和子女也是非常的担忧。
当然,每到冬天,都是脑梗的高发季节,相信很多人都和张大爷有过同样的经历。实际上,脑梗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即使抢救及时,也可能留下终身残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即便是治愈之后,脑梗的“魔爪”随时可能再次伸出,患者时刻面临复发的风险。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而是残酷的现实。
除了张大爷之外,邻居李叔也是一样。下过雨之后,天气突然就冷了许多,李叔也是非常的警惕,因为他早早的就患有脑梗,一到天冷的时候就担心会复发,那天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李叔起床的时候感到头昏沉重,担心脑梗复发,便前往医院复诊。
李叔找到了当地自己比较熟悉的王医生,说出了自己的烦恼。王医生是这方面的专家,听了李叔的顾虑之后,耐心地为他讲解了冬季预防脑梗的各项措施,李叔也是听得非常认真,并且回去之后就按照王医生说的照做了,李叔感觉身心愉悦,没有任何的不舒服,脑梗也没有复发。
看来和王大爷相比,李叔预防的很到位。实际上,预防脑梗还是很有必要的,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预防脑梗的基石,王医生反复强调,李叔作为脑梗患者,必须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预防脑梗,注意这5点
过度劳累:低温环境下,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过度劳累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脑梗风险,所以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规律的作息。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是预防脑梗的关键,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过量饮酒则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进一步加重脑梗风险。
低盐低脂饮食:饮食同样至关重要,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脂饮食则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两者都是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了血管健康,李叔经常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身体越来越舒畅了。
并且李叔还听医生的叮嘱,增加抗氧化剂的摄入,例如富含维生素C和E的柑橘类水果、坚果,以及富含钾和镁的绿叶蔬菜等,这些营养素可以保护血管内皮,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脑梗风险。
控制体重: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是预防脑梗的重要环节,肥胖往往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问题,这些都是脑梗的危险因素,所以,保持健康的BMI指数,尽量不要吃胖是很有必要的。
情绪管理: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情绪管理也是预防脑梗的重要一环,情绪波动,特别是生气、激动等负面情绪,会导致血压骤升,增加脑梗风险。
平常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调节情绪的运动,例如深呼吸、瑜伽、冥想等,帮助自己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调节情绪的运动,例如深呼吸、瑜伽等,帮助自己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血压的监测和管理无疑是预防脑梗的核心,定期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必须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为了方便监测,还可以使用智能血压计,以便在家就能随时掌握血压情况。
药物治疗实际上是预防脑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李叔这样的脑梗患者,必须遵医嘱服用预防性药物,例如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脑梗复发的风险。
定期体检是及早发现潜在风险的关键,不仅要进行日常的血压和血糖监测,还要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除了血压和血糖,其他一些指标,例如血脂、血液流变学等,也需要定期监测,当然维持适宜体温很重要,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老年人要穿着保暖的衣物,使用温暖的床品,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受寒。
这些措施不仅适用于像李叔和张大爷这样的脑梗患者,也适用于所有想要预防脑梗的人群。
这5类人是脑梗的高危人群:
1.“三高”人群:相信很多人都对“三高”有所耳闻,实际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脑梗的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高血脂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会加速血管老化,三者共同作用,显著增加脑梗风险。
2.肥胖人群:俗话说“一胖毁所有”,肥胖通常伴随着代谢紊乱,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这些都增加了脑梗的发生风险。
3.中老年人:上了年纪之后,自然是和年轻小伙的身体无法相比,老年人血管会逐渐老化,弹性下降,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是脑梗的高发人群。
4.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如果长期的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脑梗风险。
5.有家族病史人群:遗传基因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凡是家族中有脑梗病史的人,自身患脑梗的风险也较高。
除了高危人群,脑梗也存在高危时间段,王大爷两次脑梗发作都发生在冬季的早晨,这显然不是偶然发生的,早晨起床时和夜间睡眠期间是脑梗的两个高危时间段。
早晨起床时,人们的反应一般都比较慢,并且睡了一晚上醒来之后,血液循环相对缓慢,血液黏稠度较高,而且早晨的血压通常是一天中的高峰,此时如果突然起床活动,血流急剧变化,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脑梗。
而夜间睡眠期间,机体处于休息状态,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此外,夜间缺水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增加脑梗风险。
脑梗早期4个预警信号
脑梗的发生往往比较突然,但并非完全没有预兆,了解脑梗的早期预警信号,对于及时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梗早期症状:
1.头晕头痛:这是脑梗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头晕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阵发性的;头痛的程度也轻重不一,有些患者只是轻微的头胀感,而有些患者则会出现剧烈的头痛。
2.言语不清:脑梗可能会影响大脑的语言中枢,导致患者出现言语不清、表达困难等症状,例如,患者可能会说错词、重复词语,或者难以理解他人的语言。
3.肢体麻木或无力:脑梗会导致一侧或单个肢体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手脚沉重、不灵活,或者无法正常抓握物品。
4.视力模糊:脑梗可能会影响眼部的供血或神经传导,导致患者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外,脑梗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表现,例如:面部或嘴角歪斜、流口水、吞咽困难、突然的平衡失调、不明原因的跌倒、短暂性意识丧失等。
但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脑梗早期症状,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所有症状,而且这些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高危人群,应立即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排除脑梗的可能性。切勿自行诊断或拖延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脑梗的高危人群和高危时间段,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真正有效地降低脑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关爱健康,从预防脑梗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脑梗的威胁,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预防脑梗,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有任何的不适,都要第一时间看医生,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信息来源:[1]郭燕花,针刺太冲内关联合多学科协作干预对脑梗康复的影响,2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