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呕吐查不出原因,警惕“副感染脑病”的隐形攻击

2025年04月10日23:34:03 健康 1207

【来源:劳动观察】

头痛呕吐查不出原因,警惕“副感染脑病”的隐形攻击 - 天天要闻

近日,上海卒中学会神经康复分会委员、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7A神经内三科张静波主任接诊了一位患者,频繁出现头痛,还出现呕吐症状,经过外院系列治疗未果。最终,经过张静波主任团队层层抽丝剥茧,才发现出现这种“怪象”的原因竟是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导致感染后免疫反应,最终引发副感染脑病。

去年9月初,年近五旬的王女士突然头痛,额部呈持续性跳痛,伴头部昏沉感,之后还出现呕吐。辗转多家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原菌培养未见异常,给予抗病毒、降颅压治疗后,头痛出现一过性好转,但出院后再次加重。

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恶心、呕吐,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既没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影像学也没有异常,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功能性头痛,但其实不然!”考虑到患者额头部位的疼痛难以缓解,又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结合种种表现,张静波主任认为需要排除颅高压、感染等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需要进行系统筛查。

筛查结果显示脑脊液白介素-6(IL-6)测定1199.7pg/mL,远超正常值,脑脊液的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结果最终证实为人类疱疹病毒3型(VZV),序列数为3,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最终确诊为疱疹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导致的副感染脑病。

明确诊断后,张静波主任团队给予阿昔韦洛抗病毒、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激素治疗,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头痛、呕吐症状消失。目前已康复出院。

张静波主任表示,“副感染脑病”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它的认识目前还非常有限,同时这些标记物需要进行特殊检查。经过规范治疗后仍效果欠佳的病人,一定要进行副感染脑病生物标记物的筛查,以免遗漏可治疗性疾病。

头图为张静波主任在阅片分析病情。(受访者供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 天天要闻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医药圈的4月,迎来一波首家过评药品的“小高潮”,这些药品不仅突破技术壁垒,更有望改写市场格局。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本月倍特药业、福元医药、立方制药等22家企业的24款药品(按批文号计)首家过评,共23个品种。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 天天要闻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肠道微生物已经成为我们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肠菌对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参与程度超乎我们想象,因此也有很多针对肠菌的干预疗法出现,例如粪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过粪菌移植来恢复平衡的肠菌组成,首先需要目标菌群能够定植,而这又受到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发表在《自然》杂...